著名军旅作家徐贵祥的新作《英雄山·穿插》《英雄山·伏击》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两部作品为姊妹篇,有独立完整的人物和故事,又前后呼应,互为补充,从“一正一反”“一明一暗”两个英雄人物的视角,共同谱写了一部壮阔的革命战争和信仰传奇。
徐贵祥的代表作之一《历史的天空》曾获得巨大的社会影响,备受万千读者喜爱,并获得第八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等国家级大奖。二十年后,徐贵祥为读者带来更为全面、精彩的双璧——《穿插》和《伏击》,再塑军事文学长篇小说高峰。这两部作品不仅在书写战争的场面、细节、人物等方面更为纯熟,也有着关于人性、亲情、民族性、家庭与国家的关系的思考,这也让它们超越了传统军事题材小说的范畴,有了更深层次的思想价值。
两部新长篇同时发布,书写革命战争传奇
“英雄山”系列的故事主要发生在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主要地点设定于当时国、共、日、伪各种力量胶着的鄂豫皖地区,这里也是徐贵祥许多战争题材作品的“诞生地”。《英雄山·穿插》(以下简称《穿插》)的主人公为红军侦察参谋凌云峰,他擅长打“穿插”,以少量兵力迂回到敌人侧翼或后方作战,灵活机动,屡建战功。后来,凌云峰所在的军队经过惨烈的战斗,几乎全军覆没,凌云峰本人也不幸与主力部队失散。在前往陕北寻找队伍的途中,抗日战争爆发,他阴差阳错进入了曾经的敌人、地方军旅长谢谷的部队。在国共合作共御外侮的大背景下,凌云峰做出了自己艰难抉择。
下部《英雄山·伏击》(以下简称《伏击》)从《穿插》的“反面”,揭晓了很多谜底,包括凌云峰“复活”的真相。国民党军校“特殊人才”易晓岚在接受了培训后,更名改姓,冒充红军团长凌云峰潜入红军队伍。此前,易晓岚对凌云峰的个人历史做了充分了解,他渐渐开始敬仰自己冒充的这个人。在执行任务的关键时刻,易晓岚选择站在了正义的一边,并从此开始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两部作品情节精彩曲折,语言生动鲜活,可读性极强。另外,作品中战争场面众多,既展现了战场是瞬息万变,战争的牺牲和残酷,又展现了英雄的内心世界、成长之路和情感历程,让残酷的战场上,多了感人至深的铁骨柔情。
从“英雄山”,找回我们的“英雄自信”
徐贵祥曾亲身参加过战场一线的激烈战斗,这也让他的作品里有着难能可贵的现场感和真实质地,以及对战争本身的深刻认知和对英雄人物的精准把握。《穿插》和《伏击》延续了他《历史的天空》《马上天下》等优秀军事文学作品的“英雄主义”精神内核,以全新的人物形象,前所未有的战争视角,重塑我们民族在战争年代所涌现的英雄主义。
中华民族英雄辈出,尤其是在战争年代,我军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留下了数不尽的动人故事。徐贵祥也是一位一直有着“英雄梦”的作家,从参军前阅读《烈火金刚》等文学作品,到青年时奔赴战争一线的作战经历,再到开始文学创作、书写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这个“英雄梦”一直伴随着徐贵祥,也成为激发他写作的巨大动力。
徐贵祥的作品,总是能塑造让读者过目难忘的、崇敬喜爱的英雄形象,并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源源不断的传递积极力量。谈到作品中凌云峰和易晓岚两个人物形象,徐贵祥说:“从这两个人物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本色,找回了我们的英雄自信。”
“硬核”的专业书写,呈现全面立体的战争形态
“英雄山”系列再次彰显徐贵祥架构复杂战争主题的能力,故事横跨十余年,为读者立体地呈现了从长征到抗战末期中国革命战争的丰富内容。两部作品不仅有着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也以丰富的军事知识,凸显出硬核的“军事实力”。
在《穿插》《伏击》中,跟随主人公凌云峰、易晓岚、楚大楚、蔺紫雨、蓝旗等人的视角,读者会了解很多前所未知的军事知识,比如红军、八路军、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军事训练、战略战术,等等。在作品中,穿插战、游击战、攻坚战、伏击战、间谍战等专业军事战术,都在具体战例中得以直观呈现,让读者在“枪林弹雨”中体会战场的惊心动魄和瞬息万变。
《伏击》的主人公易晓岚原是国民党“特殊人才”,作品从谍战的角度切入,向读者呈现了战争的另一个侧面。在这部作品中,特工人员的训练、装备、心理素质、行动能力、作战方式等,都立体地铺开在读者眼前。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国共双方你来我往的反特暗战,信仰之争,同样精彩纷呈,紧张激烈。
两部作品的大背景涉及红四方面军的发展、战斗以及国共合作抗战的历史,众多人物的命运发展走向也是紧随这一历史进程而铺开的。作者的创作严格遵循历史真实的前提,塑造的是有血有肉的英雄,展现的是客观全面的战争史。
“心战为上”,直面信仰的拷问与探寻
作为姊妹篇,《穿插》和《伏击》除了在人物和情节上有关联性,还共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就是对信仰的正面拷问与探寻。
“用兵之道,心战为上”,“英雄山”里的心战,不仅是指“心理战”,更是敌战双方的信仰和胜利信念之争。不论是《穿插》里的“桃木匣子”“阵营转变”还是《伏击》中的“间谍暗战”,作品中有许多情节,都有着绝境之中直击人物灵魂的深度思索。
“英雄山”的几位主人公都曾经历过确立自身信仰的不同阶段:红军参谋、共产党员凌云峰可谓“根正苗红”,但战争中却被迫转变身份隐姓埋名,革命信仰成为心底的秘密;国民党军官何子非一开始对共产主义排斥,被俘后被动接触,逐步开始主动了解、学习;“西训团”特务易晓岚从敌营时的敌视仇恨,到犹豫怀疑,最后到彻底转变……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曾经历不同情境下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有人动摇,有人背离,但更强的人克服心魔、摆脱困境,最终百炼成钢,成为信仰坚不可摧的英雄。
“英雄山”对信仰的拷问和探寻,不是简单的高调歌颂,不是简单化的轻率反转,更不是僵硬固化的表面说教,而是通过人物切实的命运走向、心路历程,经由复杂真实的情节发展,并遵循着严肃的历史逻辑而稳步推进。这也让这两个精彩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