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国际建筑大师强强联手,广州百年港头村将华丽转身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08-13 23:57

南都讯 记者夏嘉雯 实习生陈卓睿 8月13日, 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CBC建筑中心共同发起的“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正式启动。

来自国内外8位建筑大师将深度参与花都区港头村旧村改造,以设计改变乡村,提升其空间活力、文化活力和经济活力,让港头村的人文历史底蕴重新焕发光彩。

微信图片_20200813222015.jpg

“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大师工作坊在花都港头村现场踏勘。南都记者 夏嘉雯 摄。

微信图片_20200813222020.jpg

“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大师工作坊在花都港头村现场踏勘。南都记者 夏嘉雯 摄。

港头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是一座拥有600余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古建资源丰富,保有大量明、清及民国时期的院落,被誉为“露天的岭南建筑博物馆”。

但与众多传统村落一样,港头村也面临着产业发展落后、资源亟待开发、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

为此,“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以港头村特有的岭南文化为基底,对古村落的空间价值进行再发现与创造。首期项目邀请了8位国内外建筑大师,以“1位建筑师+1座院落+1种业态”大师工作坊运作模式进行。13日,建筑大师团队在港头村进行了现场踏勘,对公社基地的地理人文进行深入了解。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是本次受邀的8位建筑大师之一。踏勘现场后,他表示,修旧如旧并不是旧村改造的唯一路径。粉饰一新的乡村如果没有打通空间、经济、文化的血脉,也将是僵硬无力。适当融入新经济、新业态、新生活方式,乡村更容易焕发新活力。

日本知名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对此也有同感。“建筑需要表达时间的重叠和累积,如果都是同个年代的建筑,就失去了建筑应有的时间厚度。”他表示,城市需要老建筑也需要新建筑,在与传统老建筑对话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哪些需要保留,哪些可以改造,让其且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

现场踏勘过后,建筑大师们未来将一人“专攻”一个点位,对村里8处亟待改造的空间进行传统建筑改造,或设计新建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体验性的空间,同时结合岭南特色文化,引入文创教育、艺术展览、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以满足全方位乡村体验需求,从而提升乡村活力,让港头村的人文历史底蕴重新焕发光彩。

据了解,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文化注入”的模式,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其通过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组建美丽乡村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联合专业运作团队,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最大限度地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文化支撑。作为广州市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创建村之一,花都区港头村是美丽乡村基金的首个落地项目。

编辑:夏嘉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