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库“熊猫血”告急!92岁稀有血型老人用自己的血救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0-08-21 15:27

南都讯 用自己的血给自己输血救命?近日,92岁高龄的吴伯骨折急需手术,但自身血型是被称为“熊猫血”的Rh阴性血,珠海市该型血液库存告急。为此,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命”,使其得到了很好的救治。8月13日,吴伯步行出院。

据家人介绍,7月31日,吴伯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左侧髋部畸形,行走困难。8月2日,他被家人送往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检查后,医生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骨折后,时间长就易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经综合考虑吴伯的身体、手术风险等因素,医生和家属商量,决定尽快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这种手术往往要输血,但在手术前检查发现一个棘手问题:吴伯是Rh阴性的A型血,这是一种被称为“熊猫血”的罕见血型。经医院血库联系后得知,疫情期间,全市用血十分紧张,目前,全市仅有1个单位的O型Rh阴性血,而吴伯是A型RH阴性血,在医学上,一般不采用异型输血,因为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除非遇到危急生命的特殊情况,才考虑将少量的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患者,以抢救生命。

微信图片_20200814231924.jpg

怎么办?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了由骨一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科室参加的治疗方案讨论,麻醉科主任方剑提出,可在术中实施自体血液回输技术——自体等容血液稀释技术,同时术中回收出血并回输。简单的说就是术前加大补液量同时从自身抽出200—300毫升自体血,手术结束时再回输给患者,既减少出血以及不必要的异体输血,有效缓解血源紧张,又避免了输血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也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经过充分的准备,8月6日,该院骨一科毛吉刚团队为吴伯施行了手术。手术过程顺利平稳,出血量不到200毫升,通过自体血液回输,也未使用紧急备用的异体血液。8月13日,在家人的陪伴下,92岁的吴伯扶着助行器自行步行出院。 

医院提醒,自体血回输技术,是手术时收集患者本人的血,经过处理后再回输入患者体内。包含预存式自体输血、稀释性自身输血、回收性自身输血,主要适用于术中出血量大的病人。当然,自体血回输技术并非人人适合,还需结合自身具体病症、自身体格检查等做综合的评估。像部分肿瘤病人、术前检测出贫血的病人等就不适合。

采写:记者朱鹏景 实习生林倩冰

编辑:朱鹏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