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脆骨病”的广东肇庆怀集19岁男孩曾廣,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439分的总成绩,超过广东理科类本科线29分。12年的求学时光里,“瓷娃娃”曾廣经历了频繁的骨折,无力行走的他借助轮椅完成了高考。
考虑到身体情况与个人喜好,他选择报考计算机相关专业。8月14日,曾廣告诉南都记者,他一直以来都希望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能自力更生,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一张轮椅陪伴曾廣走过了童年、少年。
今年19岁的曾廣刚刚参加了高考,取得了439分的总成绩。他告诉南都记者,虽说长期久坐学习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常常感到背痛,但“可以克服”。
曾廣出生时便被发现脚部有不自然的弯曲。彼时,母亲黎诗不曾料到,孩子竟是先天性成骨不全,被诊断患上了俗称的“脆骨病”,轻微碰撞都可能引发严重骨折。此后的日子里,多发性骨折成为曾廣成长中必须接受并克服的难关。
“听到他生病,我觉得都懵了,一般小孩子不会这样的。”黎诗回忆,曾廣身上发生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骨折。
一个多月大的时候,曾廣活泼好动,一次普通地蹬腿就会引起骨折。“他一蹬就听到‘嗑’一声,很明显就听到了。”黎诗说,更多时候,孩子的骨折发生在不经意间,还不太会说话的他只能通过哭闹引起家人的注意。
黎诗告诉南都记者,最令人心悸的一次是曾廣一岁左右从矮凳上摔下,导致双侧大腿骨折。腿部骨折尚未痊愈,手臂又骨折,“他刚开始学爬的时候,就不敢让他爬了。”
频繁的骨折让曾廣无法站立、跑动、独自生活,但他没有放弃读书。从小学起,他就开始练习依靠轮椅行动。
黎诗清楚儿子上学的不易,她向南都记者回忆,由于轮椅高度不足,小学时,教室里有一套曾廣专用的桌椅,那张特殊的桌子相比普通课桌矮一些。
上中学后,曾廣不愿再使用特制的桌椅,选择了和同学们使用同样的桌椅,上课时便从轮椅腾挪到椅子上,或在轮椅里铺上坐垫加高,“每次都会提醒他把垫子往轮椅里推,就是担心他滑下去。”
令黎诗欣慰的是,儿子并未因身体情况无法融入集体生活,同样交到了许多朋友。“他很乐观。”黎诗说,“因为儿子不能到外面去,又不能跑。周末假期,常会有同学来家里陪他聊天。”
2017年9月,曾廣顺利进入怀集中学开始高中学习。
由于学校离家太远儿子无法独自上学,母亲黎诗决定在校陪读。怀集中学为她提供了一份管理、清洁学校操场的工作,并在一楼安排了一间宿舍,方便她照顾儿子。
在母亲的帮助下,曾廣也渐渐尝试开始自理生活。黎诗告诉南都记者,每晚洗澡前,她会为儿子准备好澡盆、换洗衣物,最重要的则是在临近澡盆处放置一个齐高的矮凳。借助矮凳,儿子已经可以独自在轮椅、澡盆间移动。
抛开身体的不适,曾廣迅速适应了高中生活。他的好人缘也在高中延续:每晚下自习,黎诗走在接曾廣的小路上,总能遇到帮他推轮椅的同学。
曾廣告诉南都记者,今年高考他的考场在本校怀集中学,熟悉的校园环境和考前老师仔细的叮嘱打消了他的紧张感,对身体状况他也没有过多担忧。
近日,高考放榜成绩出炉,他拿下了439分的成绩。他坦言,“有点不太理想”。填报志愿时,他则选择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自己比较喜欢这个专业,另外也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选择。”
曾廣告诉南都记者,他一直以来都希望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能自力更生,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等待录取结果的日子里,黎诗则是“担心的不得了”。
“我的希望是,最起码我能送他读书,最好他能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后能自己养活自己,毕竟有一天我们会老去了。”停顿半晌,她又说道:“但是有时候,你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实习生 郭美婷
编辑:向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