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法国编舞家余瓦尔·匹克:广州舞者思想开放、观众专注认真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0-08-20 02:19

由法国编舞家、法国里约拉帕国家舞蹈中心主任余瓦尔·匹克(Yuval Pick)创作的舞蹈作品《戏已落幕》(Acta est fabula),将音乐与运动语汇结合,打造出超越个性的新维度。在这部作品中,余瓦尔·匹克在音乐、空间和有形的有机运动语汇之间创造了创新的对话。

1ad7a9d82ab8d17979e8b4ee7d43e995.jpg

Yuval Pick © Sebastien Erôme

说起余瓦尔·匹克的名字,也许一些广州观众并不陌生。他不仅曾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中法舞蹈之夜”上表演,更参加了2019年广东现代舞周。

2016年,余瓦尔·匹克受委托为法国国家古迹中心创作了一个特定场地的舞蹈。这个名为《Hydra》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历史建筑和艺术节上演出,也登上了第二届GOA广州户外艺术节,在花城广场、小蛮腰下亮相。

截屏2020-08-18下午10.57.49.png

几年来,他创作出独特的编舞作品,完全不拘泥于其艺术家职业生涯带来的影响。在创作中,他不断加深对运动与音乐之间关系的理解。他构建新的对话,交织节奏元素,重组空间。他的编舞使舞者和空间变幻莫测,从而打造了超越个性的新维度。

余瓦尔·匹克与广州舞蹈界有着密切联系,并开展合作计划。2018年10月31日,余瓦尔·匹克作为法国里约拉帕国家舞蹈中心的代表与星海音乐学院与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舞蹈创编基地”的协议,以促进人才培养以及文化和舞蹈的交流。

他向记者透露,将在2021年春夏来到中国表演作品《九头蛇》,同时与星海音乐学院的舞者们展开合作。近日,《戏已落幕》(Acta est fabula)完整版也在国内视频网站正式上线。

截屏2020-08-18下午10.57.35.png

编舞:Yuval Pick

舞者:Julie Charbonnier;Madoka Kobayashi;Thibault Desaules;Adrien Martins;Guillaume Forestie

1999年,余瓦尔·匹克加入里昂歌剧院芭蕾舞团,2002年成立自己的舞团 "客人"。到国家编舞中心后,余瓦尔·匹克成立了一个新的舞团,并与世界知名作曲家合作,创作了以其精心设计的动作语汇为标志的丰富作品。

2018年1月,他在巴黎夏佑国家舞蹈中心创作了《Acta est fabula》(标题是用的拉丁语,意思是“戏已落幕”),一年后,他为年轻观众创造了一个新的版本。2018年10月,余瓦尔·匹克一行8人来到广州,为星海音乐学院青年舞蹈团提供编舞工作坊、大师课,并合作创作一个舞蹈作品,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中法舞蹈之夜》上表演。

image1-2.jpeg

近日,余瓦尔·匹克在与法国文化的访谈中,谈及工作、中国、作品,以及疫情期间的思考。

【访谈】

Q:作为舞蹈编导,在工作中是什么带给你最大的快乐?

余瓦尔:通过动作和舞者们的现场演绎,我将非物质的东西、价值和人性的根本具体化,我希望用舞蹈、用动作、用我创造的语言将这些表现出来。与舞者们合作让我着迷:如何传递我的期许、我的想象力,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如何与我的相碰撞。

Q:你觉得对一个舞者来说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余瓦尔:舞者最大的品质就在于想象力。在运用我自创的名为“练习”(一种训练方式,一种与身体结合的哲学)的方法时,我不断地尝试激活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身体:一个动作如何能展示一幅画面,一种情感?我从动物、植物和矿物世界中汲取灵感,进行舞蹈创作。舞者如何利他,如何拷问与其他舞者之间的共有空间,自己周围的空间,以及他人之间的空间?因为舞蹈是一种集体艺术。

Q:你上次来中国的印象如何?尤其在星海音乐学院为学生们上完大师班后对中国学生的感觉如何?中国观众的反应如何?

余瓦尔:来到中国,我感觉自己仿佛遇到了一个遥远而古老的世界。中国古代的历史,曾经的发明和所带给世界的一切让我深受启发。广州的舞者具有开放的思想。我觉得他们拥有随时可舞的身体,拥有发现新事物的真正意愿。我想我带来了对他们而言新的事物。但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他们就可以无拘无束地诠释我们提议的舞蹈。

Q:你在中国下一个项目是什么呢?

余瓦尔:我们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有合作协议,但因为疫情,我们在中国的巡演被推迟了。我们将在2021年春夏来到中国表演《九头蛇》这个作品,同时与星海音乐学院的舞者们合作。我发现学生们很有天赋,期待着与他们再度合作。我很期待再次在中国表演我的作品,因为上两次来,我发现中国观众看演出时有真正地去关注,去倾听,这非常令人兴奋。

Q:音乐在你的作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是先确定作品的音乐还是先编舞,还是反之?

余瓦尔:音乐是我开始一个项目的第一素材。项目一创建,我会立即把精力倾注在音乐上。我问自己,我想用什么样的音乐: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一个片段?不同作品的一些片段?在我的创作过程中,编导和音乐素材之间的对话是齐头并进的。这两种素材相互交融、相互呼应、相互丰富。

Q:《戏已落幕》为什么选择这个音乐?

余瓦尔:在《戏已落幕》里,我想解决共同符号的问题。我试图创作集体舞蹈,像一个图腾柱一样,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我所感兴趣探索的,不是成为一,而是创作出一。每个人如何为共同空间或一个集体创作出力,同时不丧失个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研究了将我们聚集在一起的音乐符号,这些在流行音乐中发现的音乐符号,有点像我们脑海中的耳虫,它参与了集体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既在舞者创作的节奏上做文章,像身体的音乐,同时运用一些流行音乐作品。

Q:一般情况下,你的灵感来源是?

余瓦尔:作为一名艺术家,我的灵感来自于大自然,独立电影作品、戏剧和电影创作都让我非常感兴趣。当然,音乐是我灵感的主要来源。因为我是一个动作、肢体语言的创作者,运动语汇的概念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今天所经历的社会运动给了我灵感。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在这个个人主义的世界里,我们的共同空间是什么?舞蹈如何给人归属感?

Q:你说过《戏已落幕》带着一种结束的气氛,是新的未来的前奏,怎么在编舞中演绎这一点呢?

余瓦尔:Acta Est Fabula 的意思是“结尾来临”。在一个阶段结束时,这就是你所期望的。在新冠疫情之前,甚至今天,我想谈谈“一起”的概念。抛开我们所熟知的创造统一,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大家在共同的空间里找到新的方式来促进集体创作的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把个人主义作为人生价值体现的世界里。但这样一来,我们的距离就被拉远了,也忘记了我们作为一个群体聚集在一起时的力量。

有时我如何为自己生活的空间出力,有时又如何能走出这个空间?这是我在这个作品中想表现的,就像是一种呐喊,希望有一个勇敢的新世界,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孔的共同空间,让人们互相滋养。我认为,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应该重视本土性。舞蹈作为一种集体艺术,可以唤醒人们身上一些古老的东西,人性的本质。因此,舞蹈能够激起用另一种方式生活的欲望,对新的社会的期许。

Q:鉴于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你如何看待这个“新的未来”?

余瓦尔:《戏已落幕》诞生于探讨共同符号的必要性。我觉得身边缺少符号,缺少意义,缺少围绕一首歌,一个节日聚集在一起的欲望;缺少把人联合起来,或者把人聚集起来的某种东西。《戏已落幕》表明,我们需要聚集在一起,围绕一个符号重新发现这种归属感。在这个作品中,舞者不断地重新创造群体,丰富了每个人的单一特性。这是多孔的群体,是活跃的共同空间,人们可以出去,也可以回来。 今天社交隔离拉开了我们每个人之间的距离,我希望这个作品能让我们有创作的欲望,勇于创新,在生活的空间里找到自己的出力点。这是根本。 


(资料来源:法国文化;视频来源:法国里约拉帕国家舞蹈中心)

编辑:朱蓉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