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汕尾参保人即可实现异地就医备案申请、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申请、生育保险备案登记。20日,南都从汕尾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获悉,该局联合汕尾市医疗保障局上线异地就医备案网上“秒批”服务,实现24小时即时备案,参保人“足不出户”就能申请异地就医备案了。
“粤省事”小程序进行线上办理
今年来,为了实现异地就医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持卡看病,减少往返报销奔波,提升医保服务效能,汕尾市政数局和汕尾市医保局推进“互联网+医保”政务服务,畅通异地就医备案渠道。
此前,汕尾参保人跨市跨省异地就医要实现刷卡结算,得先在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备案,也就是要多跑一次腿。不过,自从8月18日,汕尾上线异地就医备案网上“秒批”服务后,参保人“足不出户”就能申请异地就医备案了。
汕尾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参保人登录“粤省事”小程序后,选择“医保社保”,进入后选择“医疗”,拉在“就医准备”中选择“异地就医备案”,即可进入,群众按需求选择“省内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或"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申请"进入;这种操作方式简单易学,同时又减少人工受理和复核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全面缩短办理时限,可以进行网上“秒批”,即时备案。
“粤省事·汕尾版”用户数达195.2万
“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广东省政府打造的指尖办事利器,包括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小程序及民生服务公众号,覆盖范围惠及全广东省人民,通过微信端入口无需任何下载及重复注册,只需一键实名登录,即可进行高频服务事项全网通办。
汕尾市政务局介绍,“粤省事·汕尾版”于2019年4月30日上线,涉及居民身份证、驾驶证、出入境证照、结婚证、社保等高频民生服务均可实现“一站式”指尖办理。随着“粤省事·汕尾版”各项功能,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汕尾市实名用户数达195.2万,全市平均每1.5人就有一人注册使用“粤省事”,累计推出服务事项数773项。接下来,“粤省事·汕尾版”将持续优化,不断推出更多便民事项,为市民办事提供更多便利。
附:汕尾参保人异地就医备案“秒批”办事指南
一、适用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广东省各医保统筹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在参保地以外的境内异地就医并线上联网直接结算医疗费的,应提前在参保地完成信息备案工作:
1.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指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指近期拟在或已在异地同一地区连续居住生活半年以上的人员。
3.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指用人单位拟派驻异地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的人员。在校学生寒暑假或因病休学期间,回到户籍所在地,以及在异地分校学习、实习期间,比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且不受半年以上的时间限制。
4. 异地转诊人员:指符合参保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5. 急诊人员:指因紧急救治和抢救需要,而在统筹区以外医疗机构接受紧急诊疗的人员
6. 未按参保地转诊规定办理转诊手续而自行转诊到统筹区以外医疗机构就医的自行转诊人员,是否可以线上联网直接结算,由各统筹区自行规定。
7. 在参保地以外的境内异地就医,但无需线上联网直接结算医疗费的,不适用本通知。属工伤保险结算医疗费用的,不适用本通知。
二、备案有效期
1.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长期有效。
2.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根据居住证有效期合理确定备案有效期。
3.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根据派出单位开具的常驻异地工作证明中的派驻时间确定有效期;属于学生的,根据学生证等有关材料合理确定有效期。
4. 异地转诊人员:备案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5. 急诊人员:当次入院有效。备案有效期起始时间从备案成功的当日开始计算。
急诊入院后补办备案的,备案有效期起始时间为入院日期。
出院结算后不允许补办备案。提供承诺书作为备案材料的,备案有效期不超过一年,且不影响参保人再次备案。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编辑:唐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