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陈菁钰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期不合格食品抽检信息,其中,标称北京圣祥乳制品厂生产的一批次“圣祥”瓷瓶装无糖酸牛奶被检出霉菌超标5665倍。针对上述抽检不合格情况,圣祥乳制品厂工作人员8月24日向南都记者表示,抽检不合格是因经销商未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导致微生物超标,“问题产品”未流入市场。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表示,针对不合格食品已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调查处理,涉及外埠的已通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一批次“圣祥”无糖酸牛奶
霉菌检出值超标5665倍
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告,北京吉庆佳商贸有限公司经营的、标称北京圣祥乳制品厂生产的“圣祥”无糖酸牛奶(风味发酵乳,180克/瓶,2020/04/18),酵母检出值为160CFU/g,是国标最大限值的1.6倍;霉菌检出值为170000CFU/g,超标5665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GB 19302)规定,发酵乳中酵母应不超过100 CFU/g、霉菌应不超过30 CFU/g。据了解,酵母对糖类、脂类等有较强的“糖酵解”能力,能以分解有机质的形式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酵母虽然并非有害菌,但超标会引起食物变质,食用酵母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腹泻。
北京圣祥:抽检不合格系经销商存储不当
曾因生产“早产奶”被点名
为何酸奶中会检出霉菌和细菌超标?北京圣祥乳制品厂一位经理向南都记者表示,该批次酸奶是今年4月份出厂的,涉及数量2千瓶,当事经销商(北京吉庆佳商贸有限公司)只进货一箱总共24瓶,市监局抽样拿了20瓶,剩下4瓶未流入市场。抽检不合格是因经销商未在低温条件下储存,导致微生物超标。
该经理同时表示,其他经销商的同批次产品没出现类似问题,“所有产品出厂前都没问题,因为酸奶是发酵品必须全程冷链,我们已经要求所有经销商必须低温0~6℃保存。”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圣祥乳制品厂成立于2000年7月,主营酸牛奶、消毒牛奶、含乳饮料加工等业务,由李飞担任法人及经理职务。
这不是该厂首次上榜黑名单。天眼查显示,2019年2月,圣祥乳业生产的1批次蜂蜜酸牛奶检出酸度不合格被监管部门罚款5440元。2016年9月29日,原北京市食药监局进行检查时发现,圣祥乳品厂生产线上正在灌装的酸奶标注生产日期却为2016年9月30日。在成品库,执法人员还发现了生产日期标注为2016年9月30日的茯苓酸奶、蜂蜜酸奶共计140箱,生产日期标注为2016年10月1日的蜂蜜酸奶共计90箱。以上“早产奶”共计5520瓶,货值8280元。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也可通过微信/抖音
搜索“鉴定评测实验室”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
编辑:陈养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