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深圳进出口明显回暖,作为外贸重镇,如何寻新机开新局?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08-25 10:31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800x479_5f3938babfa4c.jpg

之圳在回答

桥吊、龙门吊、轨道吊林立,集装箱货柜云集,全球巨无霸货轮挂靠……鹏城七月,港口码头熙熙攘攘,似乎又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繁盛。依港而生、因港而兴的深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通过兴建港口、招商引资、创建保税工业区、组建一批外贸骨干企业、开放码头和口岸等一系列开放措施,迅速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模式。通过外贸迅速发家的深圳,对于国际经济形势也最为敏感。今年以来,深圳外贸既要克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各种贸易壁垒,还要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更要面对因全球疫情造成的外贸出口订单或取消或延迟。外贸重镇深圳,如何扭转局势成为看点,同时专家也谏言,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国际产能合作水平。

5310x3477_a150e608c1709f3990df530ad24fc0

盐田港

3612x2026_1ed7dddb150ba665d3c7dd80b8a0d3

盐田港

3610x2026_89969b4895919bb0a7a9d0956e881a

盐田港

  • 挑战

在疫情冲击之下如何稳外贸?

刚从海外疫情冲击波中回过神来的外贸企业,在上半年经历了物流运送困难、供应链中断、企业复工难题之后,又有不少企业直面订单丢失的难题。实际上,有公司就表示,因为疫情相关原因,导致原材料厂家有成品、半成品库存积压,复工后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导致采购成本上涨,产品价格被迫调整,海外客户在面临产品涨价和需求缩水这两种情况后,果断选择或取消或减少或延迟订单。

订单受阻,外贸企业的资金周转也成为问题。由于轻资产、周转资金需求大、外部环境多变等特点,我国外贸企业发展一直面临着资金难题。受疫情影响外贸企业所面临的收款推迟、贷款到期等问题更加突出,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对于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来说,这段时间则更为难熬。

据海关统计,1-5月深圳全市进出口总额10801.59亿元,下降2.5%。其中,出口总额5751.77亿元,下降8.3%;进口总额5049.81亿元,增长5.1%。与此同时,1-5月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5.6%。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3%。

  • 应对

制定统保政策、研究“国人口味”

在冲击之下如何稳外贸,深圳也是积极拿出了一系列举措。

首先就是拯救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外贸企业。上半年,深圳制定出台了外贸企业统保政策,2019年出口额800万美元(含)以下企业,可直接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领取出口信用保险保单。保险期限为今年1-12月份,保费金额按企业出口损失金额的80%计算,单一买方/开证行责任限额15万美元,预估赔付上限约40亿人民币,预计覆盖约2.5万家外贸企业,占深圳外贸企业的九成。

除此之外,深圳还发布了《深圳市2020年稳外资促发展若干措施》,提出五个方面21条具体措施,重点突出通过财政、用地用房、融资、用工等政策,支持外商投资企业稳定发展。其中,积极指导外商对相关财政支持政策进行申报;对跨国公司在深设立地区总部的给予支持;按相关政策供应用地;对加工贸易保税料件或制成品内销,年底前暂免征收缓税利息等等实惠,来吸引外资、留住外资。

而更多的“自救”办法还不是来自于官方,而是来自于企业。在国外订单下滑时,大批外贸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目标是出口转内销。但这条路并非容易,调整产品方案,使之符合国内标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研究国人“口味”,“对症下药”才能将产品销出去。在疫情前后,更多的外贸企业采取线上线下组合销售模式,来奋力争取更多订单。“把失去的订单抢回来。”

一方面积极去对接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个性化定制”,主动去找市场需求。有外贸企业表示,他们在疫情期间通过大数据分析,来精准寻找市场上的缺口,通过预判来补齐这个缺口,实现了销售正增长。

  • 信号

机电行业出口回暖、跨境电商势头迅猛

在一系列“组合拳”下,深圳外贸回暖,从前七个月经济数据中可见一斑。

深圳海关日前透露,今年前7个月,深圳进出口1.6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6%。其中出口8806.1亿元,稳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7月当月深圳市进出口2752亿元,增长13.5%,增速较6月份加快4.6个百分点,增势进一步巩固。值得一提的是,前7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9738.5亿元,同比增长6.1%,规模居首位,对全市外贸稳定作用明显。

而这种回暖中还有两个积极的信号值得关注。一个是深圳机电行业出口的回暖。深圳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海外市场因疫情导致消费低迷,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而随着机电行业整体复工复产、企业储备需求增加,深圳机电产品出口正快速增长,其中液晶电视出口尤为显著。

根据前7个月数据,从主要进出口商品看,深圳出口电脑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小幅增长。进口方面,电子元件、农产品增长较快,特别是水果、肉类和食用植物油及美容化妆品等消费品增幅较大。从主要贸易伙伴看,前7个月,在深圳主要贸易伙伴中,对东盟进出口2483.8亿元,增长11.9%;对欧盟、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分别有不同程度增长。

另一个积极的信号来自于跨境电商。作为国内跨境电商第一梯队,即便受全球贸易不利因素影响,2019年深圳跨境电商的交易额仍实现5.1%的增长,达到4197亿元,其中纳入海关监管代码9610和1210项下的进出口额将近190亿元,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同比增长117%。今年1-5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更是超过50亿元,增幅超过50%,跨境电商已成为深圳外贸发展的新引擎、“稳外贸”的生力军。

深圳跨境电商交易企业约4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跨境电商独立B2C站点前50名企业有一半位于深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周明武则说,近年来,作为外贸新业态的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迅猛,深圳跨境电商克服产业链和供应链不足、国际贸易物流不畅等困难,逆势而上,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 建言

借此机会提升国际产能合作水平

尽管有自救,也有积极信号,但依旧不可忽视的是,深圳外贸发展还存在一定隐忧。其中就包括: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难度加大;外贸依存度高,抗风险能力弱;外贸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等。除此以外,也有声音指出,在疫情影响下,中国主要港口处理能力达到极限,新冠病毒检测延误通关,这些都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3570x2030_dc5955c56855139cf69e2cbf0bcdab

盐田港

3606x2022_48d9b3363231932d7115cfbb892411

盐田港

3612x2028_6a741d4e5edafb2b4384ad5829606b

盐田港

纵观历史的长河,对于深圳来说,这是再一次考验降临。对比今年的局势,不少人联想到了当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深圳外贸行业受到的冲击,当时包括盐田港在内的港口,开始新增国内航线,计划拓展散货业务供给国内市场,试图重点发展内贸。

颓势只是一时的,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深圳千方百计稳增长,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带动深圳外贸出口保持增长。尤其是2013年以后,深圳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努力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进出口形势较好,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而这一轮如何翻盘,关键点还在于抓住“风口”,提前做投资。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自由贸易创新研究中心、城市和乡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宗良在《全球疫情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政策思考》一文中就提到,应抓住国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所带来的有利条件,提升国际产能合作水平,拓宽合作路径。包括主动出击,优化中国供应链布局,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及参与重构国际产能合作的国际规则体系,还有加强中国制造的全球资源配置整合、进一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构建适用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的海外产业园区网络、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等。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

摄影:南都记者 徐杰 陈冲 陈灿荣 董梓浩

编辑:李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深圳40 我圳好看”即将开启40小时不间断直播,走进特区精彩未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