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突出物,打伞、高空作业都很“突出“ 两男子因雷击进急诊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08-26 01:31

狂风暴雨,雷击电闪时,老常双手紧握着绝缘的PVC管,可即便如此,电流依然从他的左肩穿入,直透脚底……“那一刻是清醒的,能听到同事叫我,但电流过去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22日雷雨交加时,常先生正在高处工作,他被电击了,电流在其左侧肢体留下了痕迹,还好被及时送到急诊救回。

无独有偶的是,当天撑伞外出的小董也被雷击到了,被送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后脱险,住院治疗后伤势逐渐稳定。


image001.jpg

一天晚上连续为两名遭雷击男子进行处理。

电流在他身上拉开了一道弧线
           

雷电是一种平常的自然现象,但被雷击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可即便如此小概率的事件,却偏偏给老常和小董遇上了。

8月22日,傍晚时分,多变的天气突然阴沉起来,大雨倏忽倾盆而下,天边传来巨大的轰隆雷声。晚上9时左右,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在1个小时内收到2名被雷电击伤的患者,两人都是大约30岁的年轻小伙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梁国挺立即对他们进行了紧急处理。


800x450_5f450164a221b.jpg



800x450_5f45016835034.jpg

雷击电流在老常身上拉出的电流。


老常是一名普通工人,当时正在海珠区一处工作场所高空作业,距离地面大约50米。“我记得我紧握着绝缘的PVC管,而且建筑物周边是有设置避雷设施的。”可电流划过的那一瞬间,老常还是像踩着了电门一样,浑身不能动,电流穿过去与刺痛。“人是清醒的,能听见共有呼喊,但就是不能动,两分钟的电流船体而过后,整个人就瘫倒在地,人事不省,全身被淋得湿透。醒来后感觉腰背部、左上臂、下颌多处疼痛,左边肢体多处皮肤破损。”

老常告诉记者,当时自己穿着绝缘胶鞋,抓握的也不是金属管件,但就是触电、被雷击了,只能说明当时湿透了,绝缘体成了导电体。

梁国挺副主任医师对其进行检查后,发现老常的心肌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如果工地上没有装避雷针,结果将不堪设想,想想都感到后怕。

撑着金属伞外出也被雷击了
           

无独有偶的是,当天家住海珠区的小董见雨快停了,就打伞往外走,手不小心接触到伞柄的金属部位,被传导下来的雷电击伤,全身多处疼痛、出血,有大片皮肤遭到二度烧伤,表皮有轻度焦痂。

医生.jpg

省二医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梁国挺表示,日常的防雷小常识,大家还是需要牢记。

两名患者目前仍在急诊室住院留观治疗,生命体征稳定,伤势正在逐渐好转。

梁国挺表示,八九月份,我国正处于雨季。这个时期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常常出现大雨和暴雨,还伴随着打雷闪电。因为生活中被雷电劈中的概率比较小,所以许多人疏于这方面的防范,以为楼顶装了避雷针就万事大吉。其实,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在室内,都有被雷电击伤的危险。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蒋晓红说:“被雷击伤相当于被电击伤,一旦被劈中就可能带来生命危险,大家一定要注意雷雨天的安全!”

雷雨天,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做好躲避。“打雷闪电时,不要在空旷处行走,尽快躲到有遮蔽的安全地方,并远离高大建筑、孤立大树、电线杆、广告牌、水管等物体;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不要把带有金属的东西扛在肩上,不要在露天游泳或划船;在室内及时关好门窗,拔掉室内电源,避免使用家电;尽量不要上网、接听和拨打手机,更不要插着电源玩手机。

如遇紧急情况,可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尽快到附近医院就诊。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黄怡辛

             视频南都记者吴佳琳     欧阳丽云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