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显示,热带雨林中的鸣禽为了在干旱中幸存下来,选择限制自己的繁殖能力。研究人员发现,寿命较长的物种比之前认为的更有能力应对这种环境波动。
随着更多创纪录的高温天气席卷地球部分地区,生物多样性受到人类对它们栖息地的侵蚀。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些物种是否能够适应日益严酷的天气条件。
研究人员说,由于气候变化,干旱预计将变得更加普遍,鸟类面临着繁殖和自身生存之间的权衡,因为在食物变得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下蛋和喂养雏鸟也需要额外的能量。
但是,发表在8月24日《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发现,大多数被研究的鸣禽物种没有试图在产后代的需求和恶劣的环境条件之间权衡,而是选择在干旱期间减少繁殖。
这项研究使用了委内瑞拉和马来西亚38个鸟类物种的数据,这些物种来自17年来的田野调查,包括每个国家的一段干旱时期。
研究发现,在20个马来西亚物种和18个委内瑞拉物种中,繁殖平均减少了36%和52%。寿命较长的鸟类在干旱期间繁殖速度最慢。
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詹姆斯·穆顿(James Mouton)表示:“一般来说,在干旱期间繁殖大幅减少的物种(即寿命较长的物种)成年存活率增加。”
“这很令人惊讶,因为我们原本预计干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所有物种的存活率。”
寿命较短的鸟类不太容易承受减少繁殖能力,它们要么继续繁殖,要么只轻微的减少繁殖。但它们存活的可能性也较小。
然后,研究人员对某些物种在三种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表现进行了建模。
他们估计,虽然干旱频率的增加会减少所有研究的鸟类数量,但寿命较长的物种更具弹性。
穆顿说,这项研究表明“寿命较长的热带鸣禽数量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能减轻受到干旱的影响”。
但他警告,干旱只是气候变化的一个方面,将对鸟类数量构成潜在威胁,这些风险与其他风险一起作用,特别是栖息地的退化或碎片化。
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的贡卡洛·费拉兹(Goncalo Ferraz)在一篇关于这项研究的评论中表示,物种的适应能力可能不足以确保它们的生存。
他说,这项研究“为理解环境压力下生物种群的动态提供了令人兴奋的贡献,但它并没有改变栖息地可用性对物种生存的重要意义。”
南都记者 史明磊
编辑:史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