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们是这样的科学家!独家揭秘深圳诺奖实验室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08-26 13:28

 2.png

诺奖实验室是什么样的?实验室的研究员工作是什么情形?南都40小时大直播独家为你揭秘。在中山七院,Tomas Lindahl诺奖实验室由中山七院精准医学中心与克里克研究所 Tomas Lindahl 院士、AxelBehrens 院士及其骨干牵头的DNA 损伤与修复团队联手组建。 爱德蒙 · 费舍尔转化医学诺奖实验室于2018年5月12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揭牌成立,聘请诺贝尔奖得主爱德蒙 · 费舍尔教授为该院名誉教授。

800x449_5f45dbf09c868.png

800x428_5f45dbf28fae8.png

800x441_5f45dbf3679c8.png

817x457_5f45dbf44359c.png


诺奖实验室与普通实验室区别在哪里?两个诺奖实验室聚焦哪方面的研究?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南都姐姐团成员的孙雅茜和中山七院科研中心特聘助理研究员王涛深度参观了两个诺奖实验室,并实地了解科学家实验情况。 

对于普通人而言,很少有机会走进诺奖实验室,科学家的形象也充满了神秘感。我们通过数次见面和接触,发现这群在诺奖实验室工作的人是一群执着的普通人,他们正在进行的实验有很多是较为基础、重复性高,且比较繁琐。“科研其实是蛮枯燥,但一旦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章、发现了新的成果、或者带出了一名学生,成就感都是非常大的。”王涛博士说。

中山七院牵手两个诺奖实验室是怎样的机缘?“我们和这些殿堂级的人物具有一定的合作基础,”中山七院副院长潘逸航说,中山七院从建院以来就尤其注重和殿堂级大师的合作,与他们保持有持续的联系。拿Tomas Lindahl 院士来说,“他邀请我们去他家,亲自下厨给我们做晚饭,聊了几个小时”,后来沟通交流多了,Tomas Lindahl 院士的学生也逐渐从美国来到了中山七院工作。“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 

光明科学城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而中山七院诺奖实验室位于光明科学城装置集中区,其将如何与光明科学城共振并实现其历史使命?潘逸航说,根据规划,中山七院所在的区域将打造成医疗高地,未来不仅服务光明乃至深圳市民,更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该院还将建立一个开放的科研平台,通过临床研究和科学实验带动光明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陈蓉

WechatIMG705.jpeg

扫码看40小时不间断直播

编辑:戴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深圳40 我圳好看”即将开启40小时不间断直播,走进特区精彩未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