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互联网医院: 谁开放科室多?中山一如何能“做到最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08-26 23:20

微信图片_20200826135254.jpg

广东78家互联网医院上线了哪些服务?复诊、咨询如何操作?哪些互联网医院有慢病专科?哪些医院可提供快递寄药?近日,南方都市报“互联网+医疗”课题组与赛立信数据资讯公司合作,调研分析了广东78家互联网医院的基本设置和公开数据,发现咨询服务是互联网医院最为普及的基本服务。由于不能开处方,线上复诊成为更“硬核”功能,可以提供开药、买药整套诊疗服务。同时,由于线上复诊只能面向有本院诊疗经历的人群,这一功能更多成为与线下就诊打配合的“搭档”角色。

今年,南都“互联网+医疗”课题组将持续关注广东互联网医院相关动态,今日推出广东互联网医院调研系列报道第二篇。



基本功能

线上复诊+线上咨询

在医疗领域信息化步伐加快的今天,不少人已经习惯了看病前在网上预约挂号,但在“互联网医院”中,网上挂号只是线下诊疗的辅助功能,医生为患者进行线上的复诊才是其核心功能,同时,还有不局限于复诊病人的线上咨询服务。

对于患者来说,“咨询”与“复诊”功能的主要区别在于,“咨询”时医生不能开处方,只能给予处理建议,“复诊”则是一次完整的诊疗过程,只适用于在本院有过线下就诊经历的患者,医生在线上可以为他们开处方,并把相应药品通过快递寄给患者。

这种功能的划分,主要源于现行政策对于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行为的界定。2018年7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成为互联网医疗领域“放开”的标志,以及主要管理框架。

依据上述文件,互联网诊疗需要由医疗机构注册医师进行,可以进行的诊疗服务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政策还明确,“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互联网医院的咨询服务,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在政策上获得明确支持。今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有效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

咨询

96%的医院可进行线上咨询

1.jpg

据课题组的统计,在广东78家互联网医院中,“在线咨询”是最为普及的基础服务,在7月下旬课题组进行数据统计时,有75家都可以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另有3家处于测试、优化状态,无法查看。

在疫情较紧张时期,各医院在政策鼓励下纷纷开设线上发热门诊、新冠相关咨询,多为免费咨询。随后,其他科室陆续上线互联网医院提供咨询服务。据课题组统计,广东78家互联网医院中,已有近百个二级科室上线,至7月下旬时,总咨询量超过41万。

目前,新冠相关咨询明显减少,不少医院开始对其他咨询服务进行收费,但至7月下旬时,仍有超七成的医院能够提供部分免费咨询。不过,在不少医院中,线上医生是利用业余时间解答咨询问题,因此,线上的医生数量不稳定,医生进行响应的速度、质量也不一致。

复诊

八成医院可进行线上复诊

复诊是互联网医院目前的核心功能,课题组7月下旬进行数据分析时,广东78家互联网医院中,除3家正在进行系统测试、优化,有65家医院开通线上复诊服务,占总数的83%,另有10家只能进行咨询,无法进行线上复诊。


微信图片_20200826202722.png

微信图片_20200826141559.png

这65家可线上复诊的医院中,有三成在广州,其次为深圳、佛山、东莞、中山。

目前开通复诊服务的65家医院中,有81.54%(53家)的医院开通了内科科室;除内科外,超半数医院开设的复诊科室还有外科、妇产科、儿科与中医科。

3.jpg


复诊

平均每家医院有10科室可复诊

哪些医院开通的复诊科室较多?最多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其互联网医院上,有37个二级科室开通了线上复诊功能,其次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35个)、阳江市人民医院(35个)、广东省妇幼保健院(34个)。平均下来,每家有10个科室入驻了互联网医院。

5.jpg

可线上复诊的65家互联网医院里,有59家已明确配套药品配送服务,另外6家医院无公开资料显示是否开通。

微信图片_20200826202746.png


复诊

10家互联网医院明确开设慢病科室

根据管理文件的规定,互联网医院上的复诊服务,“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

互联网医院中常见慢病病种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帕金森症等;常见慢病专科有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课题组统计发现,目前,广东省内互联网医院中,有明确慢病科室及适应症范围的医院有10家,包括广州7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莞2家(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韶关1家(粤北人民医院)

4.jpg


访谈

中山一院:要做最好的互联网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是广东第一批审批上线的互联网医院之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优化,今年8月13日,中山一院正式推出了经过升级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掌上中山一院”APP。

4a6c4586ba6beaae66baf5f80513e8f.jpg

掌上中山一院APP主页面醒目地指引互联网医院。

与大多数互联网医院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不同,中山一院为互联网医院开发了独立的APP,整合了网上专家问诊、复诊开药续方、复诊检查预约、护理上门服务、健康资讯宣教等功能模块,其设置是目前较为典型和全面的互联网医院模式。

8a989da855e2ed5659bc6edc8d0b7ef.jpg

中山一院互联网医院主页面。

作为华南地区的头部公立医院,中山一院为什么要在互联网医院建设上进行这么大的投入?线上、线下的诊疗怎样打配合?他们对互联网医院的各项功能和服务怎样进行定位?近日,南都“互联网+医疗”课题组专访了中山一院副院长陈旻湖。

“本来想慢慢做”,疫情成催化剂

南都:中山一院最近大力发展互联网医院,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受到疫情影响吗?

:是受到疫情影响的,我们本身已经有线上咨询服务了,疫情期间,我们在大年初二就推出免费咨询,当时也是看到武汉的情况,医疗资源挤兑对传染病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就赶快推出免费咨询,尽量减少来医院的人次,避免一堆人一起候诊,那样太危险。

到后来我们又看到,一些慢性病病人不敢去医院,病情复发了,就觉得线上复诊这一块得赶快推出了。应该说,我们本来也想做,但是想慢慢做,这一次(疫情)看到真的很需要,所以我们就加快速度推出来。

“不是简单线上续方” 将开视频问诊

南都:你们想做出什么样的互联网医院?

:我们想做出一个线下常规诊疗跟线上诊疗相结合的一个医院。也就是说,以后医院的门诊将会分两部分:新病人、疑难的病人,还是在线下由医生进行面对面的诊疗;一些慢性病、诊断已经明确,并且情况比较稳定的病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开药。

还有,需要来复诊的病人,医生可以先在线上给他开检查单,病人到了医院以后直接先去检查,拿结果后再来找医生,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在有疫情的时候,互联网医院可以分流一些没有必要到医院的病人,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另外,我们的联盟医院、联盟专科,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多学科会诊。

总的来说,我们的功能还是比较全面的,不是简单地续个方。广州也有很多医院在做互联网医院,我认为我们的功能是最强的。我们下一步准备开视频问诊。

[XX0UE(~`2AUFHAK51PHVW8.png

中山一院互联网医院服务页面。

        把线下医疗资源腾给疑难病、新病人

南都:也就是说,互联网医院是有线上、线下的分流功能?

:我们实际上就是为了把线下有限的资源留给真正有需要的病人,现在很多疑难病、一些新来的病人挂不到号,我们想把空间腾出来,给真正需要面对面诊疗的这些病人。这是我们的思路。

现在随着5G技术的应用,以后看病肯定是线下线上结合的,来医院真的很花时间,等专家号也很花时间,而医生用业余时间可以在线上看病人,相当于多出很多号源,能看更多的病人。

南都:你们的线上诊疗服务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目前的效果怎么样?

:挺好的,我们有70%的病人是外地的,在线上可以先咨询,可以把基层医院的初步检查结果给医生看,认为不需要来医院的就不用来,有需要来的先给他约时间;我们的医生也可以更好地管理他的慢性病病人,因为病人下次再来看找他看,未必能挂到号,在线上的话,就可以一个病人跟定一个医生。

会担心赚不到检查费吗?不开检查就是不需要

南都:有一种声音,病人在线上问诊,可能会少做很多线下的检查,医院也会少很多运营收入,会有这种情况吗?

线上不开检查,那就是不需要检查,如果需要,我们会建议病人去做检查,做完检查再来找医生。不是说不检查,该检查还是要检查。

另外,线上看病也不能长期,即使是慢性病,三个月、半年来一次医院也是需要的。我本身也是医生,有很多随访的病人,看到过因为不敢来医院而停药的情况,有了互联网医院,我给他网上开处方、寄药过去,或者指导他在当地医院做简单的检查,不至于中断治疗、病情复发。

南都:对比“好大夫”这种商业化互联网诊疗平台,您认为公立医院自己做的互联网医院有哪些特点?

湖:那种平台是一种公共平台,医生来自各家医院,他们肯定也有审核,但医生水平是不一致的。我们的互联网医院,医生都来自我们自己医院,包括风格、文化都是一致的。两种模式各有所长吧,他们面向所有人,我们这里更多面向在我们医院诊疗过的病人。


专题统筹:尹来 李文 游曼妮

数据合作:赛立信WPOS电商监测系统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王道斌 实习生 钟玲玉

编辑:游曼妮 实习生 麦晓婷  设计:何欣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互联网医疗观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