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8月27日,首届古琴文化周活动在深圳市宝安区江南小院清音阁开幕。此次活动由宝安区公共文化中心主办,宝安文化馆特色主题馆昆曲文化馆承办。活动将持续至9月2日。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明军,宝安区文化和艺术联合会常委秘书长黄超华,吴门古琴世家,吴门琴社社长吴明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刘明军表示,此次活动为迎接深圳特区四十周年,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宝安社区精神家园,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而举办。宝安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建设宝安区文化总馆社会特色主题馆是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挖掘社会力量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尝试,古琴和昆曲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宝安获得更多的传承和传播。
启幕仪式上,吴门琴社社长吴明涛授予宝安文化馆社会特色主题馆昆曲文化馆(宝安区清音昆曲古琴社)吴门琴韵深圳传承基地之荣。千年缘起,百年传承,深圳人从此无需远赴江南即可传承与学习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吴门古琴。吴明涛社长称,吴门琴派和岭南琴派渊源极深,吴门琴派创始人他的曾祖父吴兰荪先生早年习琴起于岭南,此次可以说是吴门琴派于岭南的一次回归。
吴明涛为现场到访的嘉宾介绍了本次宝安区古琴文化周展出的极为稀缺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馆藏级晚唐名琴--玉玲珑。并用这张吴门古琴世家珍藏的“玉玲珑”演奏了吴门代表曲目《忆故人》。
在本次古琴文化活动周上,除了晚唐名琴“玉玲珑”之外,同期还展出的还有众多具有独特个性的馆藏琴,无论是从声音、外形、槽腹结构、题款、断纹、髹漆等方面,都承载着极高文化价值。活动还邀约了资深且独具匠心的都市斫琴师王勇,公益开展斫琴艺术讲座活动,讲述有关古琴的制作工艺与心路历程,探索琴音的深度和厚度。此外,逾百款红湘妃箫也将同步在活动期间展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文化价值。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