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脑机接口新进展:可在猪脑正常工作,仍在争取人体试验

南方都市报APP • AI前哨站
原创2020-08-29 12:36

太平洋时间8月28日下午,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举办年度发布会。

马斯克展示了三头被植入大脑芯片的小猪,解释了芯片的信号传输过程,并表示小猪们“健康”又“快乐”。

人们期待的人体试验并未出现。但马斯克说,Neuralink已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FDA)的“突破性设备”称号。


更简化的芯片组件

2019年7月,成立三年的Neuralink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发布了微型芯片N1。芯片上有1024个电极,每个电极都有读取和写入功能,可以检测大脑的神经元活动。

在去年的构想中,人类志愿者需要植入四块N1芯片,耳朵后还有一个配套的信号传输设备。马斯克认为这不够自然。

所以今年,芯片植入方案更加简化。整套组件被命名为“LINK V0.9”,尺寸是23毫米✖️8毫米,大小接近一枚硬币,可以通过很小的头骨切口植入。

“外挂”取消,手术切口也能被头发挡住,所以植入者看上去不会特别另类。

屏幕快照 2020-08-29 上午6.46.40.png

去年和今年的植入方案对比。

马斯克现场展示了LINK V0.9。1024个信道、支持5-10米的蓝牙无线传输、拥有一整天的续航能力和感应式充电方式……他说,LINK V0.9就像是装在头上的智能手环,可以让植入者白天使用、夜里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植入过程可能并不需要全身麻醉。马斯克希望未来能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手术,这样一来植入者“上午到医院,下午就可以出院”。芯片非常小,所以不会对大脑造成损坏。如果医生非常小心,大脑血管甚至不会出血。

屏幕快照 2020-08-29 上午6.47.00.png屏幕快照 2020-08-29 上午6.47.40.png

硬币大小的LINK V0.9。


来自猪脑的信号

根据Neuralink一年前披露的信息,动物实验对象包括猴子和老鼠,19只老鼠的芯片植入成功率为87%。(详情见AI前哨站此前报道

屏幕快照 2020-08-29 上午10.53.39.png

此前的老鼠实验。

如今,动物实验对象中又多了猪。

马斯克直接把三头小猪带到了发布会现场,并展示了芯片从小猪脑部接收的神经元信号。

芯片检测的大脑区域与小猪的鼻子相连,随着小猪四处活动或进食,神经元放电活动也不时出现高峰。

屏幕快照 2020-08-29 上午6.56.15.png

蓝色的神经元信号高峰不时出现。

Neuralink的科学家们还尝试通过神经元信号来预测小猪即将运动的身体位置。示例视频显示,预测位置与实际位置非常接近。

在这三头小猪中,小猪Gertrude已植入芯片两个月,小猪Dorothy则经历了芯片植入又移除的过程。马斯克说,目前Gertrude脑部的芯片运转良好,小猪们也都“健康”又“快乐”。

Neuralink的工作人员介绍,选择猪是因为猪的大脑和头骨结构与人有相似之处。

屏幕快照 2020-08-29 上午6.59.08.png

小猪的实际运动位置(深色圆形标识)和预测运动位置(浅色三角形标识)接近。


治病是首要目标

在此次发布会之前,Neuralink在推特上发起了问题征集活动。AI前哨站注意到,许多网友的问题集中在医疗用途上,比如,脑机接口是否能治疗自闭症或抑郁症?

事实上,治疗疾病是Neuralink的首要目标。马斯克认为,一切与大脑活动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尝试引入脑机接口,包括记忆力丧失、听力丧失、失明、瘫痪、抑郁、失眠、癫痫、焦虑、成瘾、中风,等等。

医疗领域们的科学家们早在20世纪下半叶就开始探索脑机接口。2013年,FDA批准了一个名为RNS Simulator的系统,该系统由植入头骨的小型神经刺激器组成,可以向大脑发射电信号以阻止癫痫发作。

但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比如无法进行高带宽的信息传输。

屏幕快照 2020-08-29 上午11.00.11.png

马斯克身旁是为了植入芯片而研发的新一代手术机器人。

正如外界所预料的一般,人体试验并未出现。马斯克在去年的发布会上也提到过,获得FDA的批准会很难。

不过他说,Neuralink在7月刚刚获得了FDA的“突破性设备”称号。如果能开展临床试验,公司将首选高位截瘫或四肢瘫痪的患者。

FDA官网信息显示,如果某些医疗设备和产品可以有效治疗造成生命威胁的疾病或无法逆转的衰竭性疾病,就可以参加“突破性设备计划”。该计划旨在加快医疗设备的开发、评估和审查过程。

有外媒指出,脑机接口人体试验的监管往往冗长又充满挑战,拿到“突破性设备”称号并不意味着获得FDA的正式批准。


隐私和安全

除了用途,很多网友关心安全问题,毕竟脑机接口涉及到大量来自人体的敏感数据。芯片会被黑客破解吗?安全性怎么样?会不会有人来偷窥我的思想?

对此,Neuralink的芯片设计人员表态说,“隐私和安全性是Neuralink的头等大事”,大脑交互数据将被加密。同时,Neuralink也在与外部人员合作进行安全测试和审计。

植入设备的物理安全也备受关注——万一头部受到剧烈撞击,一块紧贴大脑的外来物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说,他们也考虑到了设备在大脑中的稳定性,实验中的小猪已经生活了几个月,但它们仍然非常健康。

屏幕快照 2020-08-29 上午6.53.51.png

小猪在现场的进食和活动看上去确实非常正常。

工作人员还透露,芯片设备目前使用蓝牙传输,也就是采用通用的2.4GHz无线信道频率。当周围的蓝牙设备很多时,传输质量确实会下降。所以他们目前正在开发新的无线电版本,让设备能够以不同的频率运行并发送更多数据。

在发布会上,马斯克再次提到了“人机共生”的终极目标。过去他曾多次表示,既然人类注定无法击败人工智能,那么不如与人工智能共生。

与这一目标相比,Neuralink所取得的进展显然还停留在非常基础的阶段。所以,马斯克也在发布会上多次提出了招聘需求。

“我们希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加入公司并帮助我们完成这个设备(的研发)。照顾动物、编写软件以及一切。”马斯克说。


采写:南都记者 冯群星

编辑:李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