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8月29日,珠海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生物医药产业专场)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介绍了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的《珠海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和《珠海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
据悉,《行动方案》和《若干措施》是珠海市重点打造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中,首个出台的方案和政策,将为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姚蔚在会上介绍,生物医药产业是珠海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至今,全市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2019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251.9亿元,同比增长18.7%,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目前,珠海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23家,医疗器械企业23家,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有高新技术企业172家。
在此次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强大支撑,如丽凡达生物基于mRNA技术平台的新型病毒疫苗研发、普米斯生物的病毒抗体新药研发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爱姆斯坦的间充质样干细胞注射液,丽珠试剂、辉睿、迪奇孚瑞、赛乐奇、银科医学及宝锐生物等企业研制的病毒检测产品和原料在全国各地防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珠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极强韧性。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姚蔚
为进一步发挥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由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起草的《行动方案》和《若干措施》已经珠海市人民政府同意,于2020年8月28日印发实施。
其中,《行动方案》明确了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即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2025年达450亿元;2035年达到1200亿元,形成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集聚区和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提出了重点发展的六大领域,即化学药、生物药、现代中医药、高端制剂、中高端医疗器械、“医药养”大健康等领域;积极推进五大重点工程,即通过实施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集聚发展、高水平开放合作、要素支撑等五大工程,为生物医药产业营造全方位、全产业链的良好发展环境,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行动方案》配套的《若干措施》,则紧扣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针对产业发展的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引进、落地、研发、产业化等各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若干措施》给予针对性的扶持。如在企业引进落地阶段,给予项目落户和增资扩产奖补支持,最高可达1亿元;在项目研发阶段,对新药研发支持最高可达2000万元,对中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支持最高可达1000万元,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支持最高可达1000万元;在项目产业化阶段,可予以最高2000万元支持。
同时,提出了创新性条款,比如,对高端制剂单品种首个批文奖励200万元;对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本市企业提供生产服务给予支持;对企业培育单一大品种,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对获得省示范园区的运营机构给予200万元奖励。
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特点,根据研发各阶段成果给予奖励,相关政策扶持从临床前即介入,持续支持新药研发的全周期。比如,对临床试验阶段,进入I、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给予最高300万元、500万元和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在研发中,给予药物临床试验责任险补助;在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后,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研发创新支持的节点前移。
此外,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专业性需求,珠海市从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园区、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出口信用保费补贴、通关便利化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如针对珠海市临床研究资源不足的情况,对年度完成的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达到5项以上的临床研究机构,予以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进出口用于科研、临床研究或生产用品的试剂、仪器设备、生物样品、对照品等,在满足国家监管规定的条件下,海关给予通关便利,全方位营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
会上,相关负责人还详细介绍了珠海与澳门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合作情况。2011年3月6日,在国家领导人的见证下,《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其中,《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作为第一个落地项目,于2011年4月正式落地横琴。依托产业园平台作用,珠海与澳门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合作硕果累累。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创新方面,横琴新区印发《横琴新区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引进国医大师、名中医团队的实施细则》。澳大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天然药及仿生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产业园共建“北澳中医药创新研究院”。
在珠澳联手培育澳门企业方面,截至2020年6月末,产业园累计注册企业185家(澳门企业44家),涉及中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医药领域,目前签约入驻企业79家,逐渐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氛围。推动广药集团等11家内地企业赴澳门发展,已有7家企业完成注册。横琴与澳门大学合作的爱姆斯坦生物科技项目正式运营。
同时,珠海还为澳门青年提供了中医专业培训和实训,至今已举办多期面向澳门青年中医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澳门青年中医生赴葡萄牙、莫桑比克、佛得角、迪拜、泰国等海外实训及学术交流项目,组织澳门青年中医生与葡语系国家青年一起 “走进四川”,实地探访中医药种植基地、走访现代化的中医药生产企业交流学习及四川省中医院实习带教等,累计共542人次的中医生、中药师、葡语专业人员等澳门青年参与。
还以中葡平台为基础,为澳门青年及国际青年搭建自我成长和拓宽视野的交流平台, 至今已举办“青年中医说”、“中医葡语培训”等共25期面向青年中医生的培训交流活动,累计约2716人次的澳门、葡语系国家青年中医生参与,助力提升澳门中医药人才专业素质。启动了海外项目「AMIGO伙伴营」,邀请中国、葡萄牙、莫桑比克、佛得角等10所中医药高校加入,促进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共同交流、资源互通。
姚蔚表示:“接下来,各部门将配套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尽快将政策落实到位,让企业尽快得到实惠。希望这次《行动方案》和《若干措施》的出台能够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充分激发粤澳合作新动能,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珠澳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采写:见习记者 洪晓可
实习生:骆泓池
编辑:洪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