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卖不动卖房来凑!海马上半年卖房求生还亏1.73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0-08-31 19:02

8月28日,ST海马发布2020年半年报。财报显示,由于产销基本停滞,导致海马在报告期内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缩水。

不过,在去年面临退市压力下,海马汽车却凭借出闲置房产成功“摘星” ,被业界人士调侃为它是一家被汽车耽误了的房地产商。

然而,在通过卖房、取得政策补贴及替造车新势力代工等渠道增加集团净收益的同时,研发投入却大幅减少,难免让人质疑其“不务正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蒙上阴影。

海马上半年亏损1.73亿 卖完房还能凭啥自救?223.png

营收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

财报显示,海马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43.86%,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该公司2020半年度营业成本12.1亿元,同比下降48.7%,高于营业收入43.5%的下降速度。

在海马看来,整体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报告称,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汽车行业产销规模受到较大冲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8%和16.9%,受疫情和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造成的冲击,汽车业前景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该公司上半年累计销量6529辆,同比下降55%;实现销售收入13.11亿元,同比下降4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亏54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1051元。期间费用率为29.1%,较上年升高12%,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

报告期内,该公司毛利率为7.8%,同比提高9.4%,净利率为-11.8%,同比降低6.1%。

而在销量方面,海马的数字也显得并不好看。报告指出,上半年累计销量6529辆,同比下降55%;实现销售收入13.11亿元,同比下降43.54%。

对此,海马方面解释,是因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影响,公司汽车产销量同比大幅下滑。”而根据海马在半年报称,该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依然为汽车制造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7X 、8S、S5、S7、小鹏等系列产品。在本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业务模式、盈利模式等基本未发生变化。

面临退市压力 通过卖房成功“摘星”

不过,与那些销量低迷直接影响利润缩水的车企不一样,海马在财报方面的净利润数据,并不如人们想像中那么不堪。

今年海马汽车公布2019年报时,人们就已经对这家去年销量不足3万辆的车企还能扭亏为盈感到意外。究其原因,是海马汽车通过出售旗下多家子公司、闲置房产、款项回收及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增加了集团净收益,因此成功实现了2019年业绩的扭亏为盈。

海马汽车出售部分闲置房产的进展公告显示,海马汽车通过出售闲置房产,增加了海马集团净利润达9008万元,可见卖房对海马2019年年度业绩影响之大。外界调侃海马是被汽车耽误了的房地产商,并不完全是一句笑话。

海马上半年亏损1.73亿 卖完房还能凭啥自救?1189.png

今年6月份,海马再次发布卖房公告。

早在去年4月和5月份,海马汽车就已经表示拟处置401套房产,包括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36套住宅,位于海口市的350套住宅及15套商铺。截至2020年1月17日,海马汽车已卖出365套房中的344套,通过卖房变现1.62亿元。

正是海马汽车在2019年对房产的处置及房地产产业的剥离,使海马汽车2019年净利润为正,这被市场解读为是海马汽车保壳的关键。

2020年6月3日盘后,*ST海马再次发布了一个卖房公告,公告称,为优化和盘活存量资产,公司拟公开出售海口145套房产(总面积约4217.05平方米)的部分闲置房产。

由于2017年、2018年持续两年亏损,海马汽车在2019年已经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也由“海马汽车”变更为“*ST海马”。退市压力之下,2019年海马汽车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处置闲置资产,增加公司现金流”的方案。

今年1月,海马曾经对外披露2019年两次房产交易情况,当时称截至公告日已出售344套房产,应收款1.68亿元,已收款1.62亿元。

6月,该公司再次发布公告,公开出售145套房产的部分闲置房产。通过“卖房”,海马今年6月19日实现“摘星”。

等房产全出手 还靠什么自救?

“摘星”后还想实现“脱帽”回本,前提就要实现扭亏。但根据海马汽车的现状,想要成功“脱帽”,并不容易。

早在今年四月份发布2019年财报时,海马就已经承认现在经历着战略调整的阵痛期。而目前产销的基本停滞,导致海马在报告期内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缩水。

此次半年报显示,今年1-6月海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2302万元,同比锐减96.24%。对于这一财务指标的变动,海马解释称“系上期收回大额应收款到账及本期整车销量下滑收款减少所致”。

南都记者注意到,ST海马半年报中另一变动较大的数据,来自“同比增长91.88%的其他收益”。报告期内,海马这方面的数据为4448万元,去年同期为2318万元。海马指出“系本期收到政府补助增加所致”。若扣除包含这一收益的非经常性损益,海马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则达2.28亿元。

汽车卖不动,房产拿来凑。

海马汽车在2020故伎重施。但数据显示,海马出售旗下闲置房产套数已占94.25%。去年靠卖房能够实现“扭亏为盈”,今年能否继续成功,成为一个疑问。作为汽车企业,遇到危机时,房产成了保命的资产。但是如果汽车主业岌岌可危,等房产也全出手了,靠什么自救?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份,海马汽车产量为630台,同比下滑13.82%。但只要分析一下这630台均为SUV的新车销量,其实就是小鹏G3的数据。显然,海马1月份汽车销量来源于为小鹏代工生产。业界猜测,它们已经成为别的品牌代工厂。和马自达彻底“分手”后,海马汽车自身的研发能力一直受到人们诟病。

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本期研发投入为1.5亿元,同比下降52.2%。这难免让人再次提出疑问,减少研发投入,对于产品线本就不算丰富的海马来说,更将影响到其新品推出的频率,导致产品竞争力进一步下降,从而直接体现在销量继续萎缩的连锁反应。对于研发投入同比减半,海马在半年报中回应:“系研发项目投资减少所致”。

品类战略难敌地理劣势

无可否认,海马在研发新品及营销模式上,还在不断发力。本月底,定位“二胎七座车”的海马7X上市,该车自然承载着企业的厚望。毕竟,海马这款2020年重磅MPV研发超过4年、投资超过5亿元。按照海马内部人士的介绍,期间还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产品断档。

其中,包括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企业产品转型等内外因素,企业本身也需要落实品类战略和产品聚焦,对部分产品实施了退市、并终止部分在研车型项目等操作。由于这些因素涉及的资产减值和研发支出费用化,也造成海马汽车亏损大幅扩大。

海马上半年亏损1.73亿 卖完房还能凭啥自救?2806.png

近期上市的海马X7被寄予厚望。

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曾公开表示,未来海马汽车的产品仍将坚持“品类战略、CASE灵魂”。该公司第四次创业的目标也是全面转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

海马在半年报称,面对行业下行、产销下滑的不利形势,该公司始终坚定执行品类战略,一方面按期推出战略新产品、打破传统营销模式,另一方面坚决处置无效、低效资产,为主业经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该公司将通过新产品上市等一系列措施激活经销体系,聚焦核心市场,并推进网络模式创新,建设厂家直营中心,推进线上线下业务体系建设,实现核心市场销量突破,并持续塑造“互联网直卖第一汽车品牌”认知。随着海马汽车APP正式上线,将深化电商四流合一,持续提升流量转化。

独有的“地利”因素是否也是海马汽车特有的优势?理论上,海南作为“自由贸易港”的定位,将迎来更快的发展机遇和更强的政策利好。作为海南省唯一具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海马汽车在海南具备较强的战略优势。不过,这似乎和海马关系不大。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觉得,海南自贸港的地利优势,主要在于贸易和旅游,会增加贸易活跃度,地产也能升值。但是对于海马汽车这类“本土” 车企,地利优势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明显。毕竟,有整车才能有高利润的零部件,对于销量惨淡的车企,也直接制约了零部件方面带来的赢利空间。作为规模产业,需要体系性强大,但目前海南缺乏强大的产业链,这一点和广东还无法比拟。因此,并不适合大规模制造产业生存。

虽然,本月底海马汽车作为代工方的小鹏汽车在美启动IPO、保时捷国产组装或将牵手海马的绯闻,均提升了海马汽车近期的关注度。但利好消息只能短期刺激股价,要想扭转颓势,关键还靠自己。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上市车企研究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梁罗喆

微信图片_20200826174320.png


编辑:李美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疫情下的半年,大数据剖析上市车企成绩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