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陶新蕾 通讯员司徒志杰 8月31日,随着中式台球精英赛最后一颗黑球落入袋中,广州市第十六届体育节圆满落幕。连续举办16年的广州市体育节贯穿整个8月为市民呈现了51项全民健身活动,球类竞技、技巧对抗、智力运动、技能展示、水上活动、康乐文体等6大类活动在各区轮番上演,3万多名市民线上线下参与了这场运动盛会,“全民健身”成羊城8月新热点。
全民参与体育节。穗体宣图
广州市体育节创办于2005年,是广州一项具有传统情怀而又历久弥新的体育赛事。
今年的广州市体育节活动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持续推动组织形式、观赛体验、活动宣传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扩大了活动在社区、学校、商场举办的比例,在市民身边办比赛,为市民搭建展示舞台。逐步实现从传统比拼到时髦玩法,从注重竞技到强化体验,从场馆里面到市民身边的转变。
“乘风破浪泼水节&地摊文化节”让孩子们一边用水枪尽情“撒欢”、一边自己摆摊当“摊主”,打造孩子们的“狂欢节”;“广州市百姓民间乒乓球‘我是球王’光板擂台赛”独特的“光板”赛制带来了极具观赏性的群众赛事,搭建了“草根球王的圆梦舞台”;“腕力公开赛”一众“大只佬”用强劲的臂弯一决胜负,享受“大力士独有浪漫时刻”;“体育舞蹈、广场舞展演”移师至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时髦的舞步、整齐的队列配以绚丽的聚光灯和舞台特效,成为了广大舞蹈爱好者的“舞林大会”。
全民健身日是8月8日,但全民健身热潮贯穿整个八月。穗体宣图
为了让广大青少年能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广州市体育节还面向这类群体推出了多项活动,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吸引了青少年朋友们的踊跃参与。在“青少年体能提升与体质健康科技推广活动”现场,约100名青少年儿童通过体育科技展览、科普演讲、健身知识质询等环节,对科学锻炼和体能提升的科技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孩子们亲手参与直升机模型制作、学习飞行知识,在“青少年直升机设计飞行赛”中放飞自己的航模梦。
跳绳活动现场。穗体宣图
值得一提是,本届广州市体育节还创新推出了“小冠军美丽瑶乡亲子户外夏令营”“青少年高尔夫夏令营”两项营地活动,在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冬夏令营实施要求的同时,着力丰富体育节活动的内容板块。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广大市民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保持运动的同时如何防治运动损伤?本届广州市体育节活动也因应市民需要,以“推动全民健身 助力全面小康”为主题,通过多场形式多样活动着力加大运动健康、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力度。
今年恰逢广清第三轮对口帮扶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年,本届体育节联合了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等单位组织了一场送爱心活动,广州市体育总会、相关企业代表和广州热心市民向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田家炳民族中学捐赠了价值三万余元的乒乓球台、足球、篮球等一批体育器材和精心准备的爱心物品,两地小朋友还一同开展体育活动,将全面小康的美好祝愿送到清远朋友的心里。
热练一夏。穗体宣图
为了让市民朋友无聚集也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广州市体育节积极创新优化活动组织形式,探索群众体育活动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创新性地以 “云对战”“云课堂”“云观赛”等方式推出17项线上活动,国际象棋网络赛、少儿象棋网络公开赛为体育节活动开启了“云对战”,线上足球基础训练课、乒乓球三级教练员职业技能线上培训班等“云课堂”有效破解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拍下视频,参加羽毛球健身锻炼线上赛、篮球基本功挑战赛等视频征集活动,“云展示”也能让市民在家里也能一展所长。
体育节上的“黑科技”。穗体宣图
与此同时,体育“黑科技”的运用也为本届体育节活动创造了多项突破。首次采用“云发布”的方式进行活动启动仪式,共吸引了30多万市民线上线下观看了启动仪式;首次将MR技术(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技术)应用到比赛中,跆拳道MR邀请赛的选手们头顶MR眼镜、手戴追踪器开始了激烈的“无实物”对战;首次在体育节围棋比赛中引入“智能+人工”的“防作弊”机制:利用计算机算法检查出异常棋局、再由裁判组通过棋局和棋手段位水平的匹配度进行评估,有效解决了网络围棋赛事场外作弊的问题。
作为疫情发生以后广州市体育部门首次牵头举办品牌活动,今年的广州市体育节也在推动行业复工复产方面持续用力。在活动筹备之初就邀请体育社会组织和企业深度参与至活动策划、组织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活动数量创下了历史之最,较上届体育节的28项增加了82%。
老年人柔力球比赛现场。穗体宣图
广州市体育节还依托“群体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市11个区优选符合条件的128家场馆经营单位的下属体育场馆加入“群体通”平台,优化运动场馆区域覆盖,方便市民就近锻炼。上线了“我为全民健身助力”线上主题活动,加大运动优惠券的投放力度,让广大市民享受到订场实惠。市民参与活动完成任务领取运动优惠券,凭券即可在“群体通”上线的300多家体育场馆实现免费或低收费订场优惠。“群体通”平台还升级了运动计步功能,使用计步功能不仅能改善运动习惯,达到一定里程数还能获得运动积分,积分可兑换运动优惠券,形成户外徒步和场馆运动的良性闭环。
在主题活动的推动下,在场馆内运动健身的成本下降,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多,体育消费潜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据统计,平台在8月共向社会发放了14余万张运动优惠券,吸引40多万市民享受健身优惠。今年以来,平台共发放70余万张运动优惠券,受益市民190多万人次。部分体育场馆的人流量甚至达到了3月复工以来的峰值、8月份的满场率超过了疫情以前,对于提振行业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编辑:陶新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