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学生扎堆验眼!医生预估今年东莞近视率增长约1.5%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0-09-05 21:12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儿童青少年的验眼高峰期也来了。“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趋严重,依据我们去年做的调查来看,东莞每100个初中生就有68个是近视的。”东莞光明眼科医院眼视光专科主任、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特聘医生谷裕表示,学生近视问题在开学以后尤其多,每到开学季眼科医院就会出现扎堆验眼的现象。“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发现患儿近视问题,家长在这方面却缺失得厉害。”谷裕医生建议,家长要从建立屈光档案、充足的户外运动时间等多方面来对孩子进行科学的近视防控。

健康大件事-.png

开学后几周是近视检查高峰期

今年秋季开学在9月如期而至。尽管只是开学一周,不少家长已经为孩子的近视问题而烦恼。“前段时间在家上网课,后来回去学校说黑板看不太清,怀疑是近视加深了。”陈女士的孩子是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原本近视200度左右,但是最近孩子说看不太清就带过来医院做检查。在采访之际,南都记者留意到,与陈女士一样在东莞明眼科医院散瞳验光区排队等待的家长和孩子并不少,等候区的凳子是满员状态。

1.png

东莞光明眼科医院散瞳区情况

“孩子在假期中要上课外辅导课,加上缺乏监管,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这些都是假期近视发展的重要原因。”东莞光明眼科医院眼视光专科主任、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特聘医生谷裕表示,开学后,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需要长时间用眼,或者用眼习惯不正确,都容易诱发近视发生发展。因此,开学后几个星期是近视检查的高峰期。

此外,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孩子们要么待在家、要么上网课,视力也有所影响。“疫情期间,孩子们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以及缺乏户外活动,确实对视力有影响。”东莞光明眼科医院眼视光专科主任、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特聘医生谷裕表示,从暑假过后接诊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孩子近视加深问题突出,有孩子在半年时间内加深了100多度,正常情况下是在25至50度之间。“这是非常可怕的。”谷裕说。

屏幕快照 2020-09-05 下午7.24.59.png

谷裕医生为小患者看诊

根据近两年东莞光明眼科参与东莞市近视防控小组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按照国家的规定,东莞每年近视率要下降0.5%。谷裕表示,前两年是非常艰难地完成任务,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近视率会有所增长。“预计今年东莞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增长1.5%左右。”谷裕说。

往年情况如何?2019年,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和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对石龙镇、松山湖、常平镇、黄江镇、桥头镇75所中小学,超13万名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覆盖了全部在校学生。据了解,此次视力筛查共检出近视(视力低于5.0,电脑验光近视结果大于50度)51420人,近视率38.24%。

屏幕快照 2020-09-05 下午7.25.08.png

其中,小学生近视27810人,近视率为26%;初中生近视21286人,近视率67.9%。“这次调研没有高中生,但是从多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估摸高中生的近视率在80%-90%之间。”谷裕说。

孩子在三四年级始发近视比率最高

那么孩子一般在多少岁出现始发近视?“很多五六年级的患儿前来就诊,大多其实在三四年级就近视了,只不过家长没发现,小孩子又不敢讲。”谷裕表示,孩子在三四年级之间出现始发近视比率最高。至于最小年龄近视的问题,谷裕回答道,理论上而言,后天性近视最小年龄是6岁,但是在临床也见到有孩子4、5岁就出现后天型近视了,而最近更有新闻报道出有1岁宝宝就出现近视。

此外,谷裕还观察到很多时候是老师发现患儿近视问题的,只要孩子有不做作业,上课要走前看黑板等表现,老师都会提醒家长孩子可能近视了。“相比较之下,家长在这方面缺失得厉害,需要多加重视。”谷裕说。

屏幕快照 2020-09-05 下午7.25.18.png

孩子近视防控是一场“马拉松”,但如果不加重视,后果不堪设想。谷裕表示,青少年的视力18岁左右才会稳定,假如孩子10岁之前就近视,按照每年近视增长50至100度的趋势来看,孩子在18岁的时候,近视度数很可能会超过600度,变成高度近视。 

谷裕将眼睛比喻成气球,他解释道,近视时眼球的眼轴变长。而眼球就像气球一样,直径变长时候气球会变薄。“倘若近视不断加深,特别是近视高于600度,我们的眼底也会变薄,眼底的神经会萎缩,视网膜会出现一些出血。因此,高度近视者患白内障、青光眼等的概率也会变大。”谷裕说,把近视控制在500度以内,可以降低74%的白内障风险,67%的青光眼风险,99%的黄斑病变风险,98%的视网膜脱离风险。

应选择科学的近视防控方法

“近视的核心原因在于缺乏户外活动。”谷裕表示,多数近视是因为用眼习惯不正确导致的,除了要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还要注意有充足的户外运动时间。“户外运动能实现远眺和沐浴阳光,这两方面都能够有效抑制近视进展。”谷裕说。

那么,还有什么科学的控制近视方法呢?谷裕表示,一般来说是通过佩戴近视眼镜来控制近视,而现在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佩戴OK镜来控制近视加深速度。而实验结果表明,OK镜的延缓近视力度是常规框架眼镜的两倍。据了解,OK镜是一款角膜塑形镜,外形跟隐形眼镜一样,是用于夜间佩戴的。

屏幕快照 2020-09-05 下午7.25.30.png

正因为“隐形眼镜”、“夜间”等字眼,要用在孩子身上,家长对OK镜的争议有很多。有的担心会磨损眼角膜,有的担心会使眼睛发炎,有的担心镜片在眼睛里滑走,有的担心有副作用影响孩子眼健康……面对这些问题,谷裕表示,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OK镜没有副作用,但会存在佩戴风险。

因此,佩戴OK镜对眼部状况是有要求的,一般近视度数在600度以内,规则散光在150度以内,8岁以上的孩子才建议佩戴。度数过高的患者佩戴OK镜的话,对角膜压力太大,可能造成点染等不良反应。此外,家长或小孩的配合程度不高的、个人卫生条件差的小孩,也不建议佩戴OK镜。

谷裕建议,佩戴OK镜一定要去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眼科或者眼科专科医院,目前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和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都有资质。那么到了医院,家长需要观察其是否有接待室、检查室、验光室和配戴室等,医疗卫生条件是否良好。

6.png

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就诊图

此外,验配医师的选择方面,家长应该选择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最好选择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的眼科医师。此外,医疗机构所提供的OK镜和护理液,都需要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审批,拥有相应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一问一答

这些近视防控误区要搞清楚

误区一散瞳验光对眼镜不好

医生:错。散瞳验光是睫状肌麻痹验光,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验光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睫状肌麻痹验光,其实也是一种放松的验光,可以祛除视力疲劳,而且目前防控近视的经典药物低浓度阿托品其实也是散瞳药来的。

误区二:近视戴眼镜度数会越戴越深

医生:错。近视是屈光状态太快发育发展,眼轴增长过快引起的,那么近视的人如果不戴眼镜,容易在用眼的时候眯起眼睛,增加眼睛疲劳度,反而更加加快近视发展,由于近视的眼轴增长无法逆转,因此真性近视无法好转,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眼轴还会增长,因此近视还会增加,就出现一种戴镜下近视仍然增加的现象,但是他们是没有因果关系的,相反,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据证明,近视不戴镜比戴镜增加更快,所以我们说近视戴镜是有控制近视加深的效果的,尤其是角膜塑形镜,目前是公认为控制近视最好的方法。

误区三:OK镜有副作用伤害眼睛

医生:错。OK镜也就是角膜塑形镜。顾名思义,这个是佩戴在角膜上的。所有防控近视的方法都有风险,然而角膜塑形镜在正规验配、正规佩戴、正规复查下的风险极低,比戴美瞳的风险低多了,按照数据显示,其风险是佩戴美瞳的一半还不到,因此,ok镜是不会伤害眼睛的,但是它确实对验配、清洁、消毒、复查有比较严格要求,需要比较好的依从性。

误区四只要房间光线足够亮就可以替代户外活动

医生:错。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把房间光线调到足够亮、再把墙面都刷上绿漆就能模拟这种防控效果。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户外的自然光不仅能影响多巴胺水平,还因大部分的物体都离眼睛很远,所以能对眼球产生保护性离焦。

户外活动之所以可以抑制近视进展,是因为通过户外活动,能有效放松睫状肌,而且在户外自然光的照射下,眼球会产生多巴胺。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显示:每天白天两小时、或每周累计14小时的户外运动可以有效减缓近视加深的速度。

误区五目前的医疗技术仍无法预测视力变化

医生:错。预判视力方面,2019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与光明眼科、常平健明眼科签约了一个“青少年视力预测及筛防人工智能项目”,只要有连续两年的验光结果,利用AI机器人,5秒内可以预测你之后的视力变化。

误区六孩子太小建立屈光档案没用

医生:错。小孩子3岁半或者4岁就可以建立屈光档案了,定期到医院检查视力,建立屈光档案。屈光档案的作用记录视力发展情况,发现早期视力问题,检测早期屈光情况等。

《南都·东莞大健事》


2.png

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大家对于健康科普的知识需求非常高,为了给出正确、客观的健康科普指引,南方都市报依托新媒体渠道,打造一款健康科普类视频栏目——《南都·东莞大健事》。

将通过当下最为火热的直播方式,联合东莞医疗圈内名院、名医,紧跟热点事件和话题,通过视频语言,向受众传递最新医疗技术以及健康知识。

针对特殊的选题,南都记者将和专家走进医疗诊室去“揭秘”,为大家科普、答疑,传递科学的健康之声。

WechatIMG3.jpeg

想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识

欢迎扫码添加小南博士为好友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黄慧萍 刘辉龙 实习生 汪曼

编辑:黄馨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