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轻抚过八月,北方已渐有凉意,南国仍在酷热之中。
光影流转,我们体味人世间悲欢离合,慰藉心灵隐秘的角落。重温特区奋斗的40年让激情澎湃,倾听最美逆行抗疫者让感动蔓延;广州网红钉子户“海珠之眼”一夜成名,昆明“别样幸福城”的心酸和无奈迎来转机;还有台风“海高斯”来袭时的渔民,持续抗击洪水的四川百姓……我们的镜头停留之处,为你记录下8月的故事。
1
我们用“幸福”打开8月。对很多人来说,幸福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房。有人向往幸福,无奈住进毛坯的围城;有人向往幸福,却坚持着自己的坚持。
8月初,云南昆明,夜里的烂尾楼“别样幸福城”四号地块。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云南昆明,烂尾5年的楼盘“别样幸福城”,搬进来的定勇(化名)和儿子在家中客厅。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每天走18层楼梯回家的烂尾楼“别样幸福城”业主卯勇。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卯勇一家三口回到烂尾楼的家里。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云南昆明“别样幸福城”,业主代金红和太太。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别样幸福城”,在烂尾的毛坯房之间玩游戏的孩子们。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8月初,“别样幸福城”业主刘萍和高桃花(左)晚饭后在手机伴奏下跳舞。像刘萍这样,因无力承担房租而无奈搬进烂尾楼的业主不少。好在8月27日上午,当地政府宣布烂尾的小区复工续建,业主们暂时可以搬离,住进街道安排的过渡房里。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8月7日,广州,海珠区珠江与马涌交汇处附近,位于海珠涌大桥中间的“桥中房”海傍外街22号一夜爆红,被称为“海珠之眼”。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
“海珠之眼”走红,一位女士特地来此拍照留影。海傍外街22号的住户因为一直未搬离,被称为“网红钉子户”。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2
8月“多事之秋”,洪水和台风,一个都不少。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当你面对生活冲刷,安然无恙、有人守候,就是幸福。
8月9日,四川宜宾,银龙广场靠翠柏大道一侧下沉式广场发生塌陷,因塌陷掉入坑洞21辆汽车,所幸未发现人员伤亡。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8月18日晚,四川宜宾泥溪镇嘉定村,宜宾市消防救援支队将因洪水被困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8月19日下午,四川宜宾,泥溪镇、古柏镇岷江村洪峰已过,水位下降,航拍被水围困的村庄。南都记者 何玉帅摄
8月18日傍晚,广东阳江,受台风“海高斯”影响,海陵岛闸坡港渔船回港避风。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8月19日上午,广东江门,台风“海高斯”来袭,江门双水大道北路段,一名男子用泡沫垫裹着头冒雨回家。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8月19日,广州,台风“海高斯”来袭,广州大桥上一位行人在掏包里的手机,雨衣被大风掀翻。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3
人生海海。8月,我们看见了不同的活法:有人曾为一座城选择向死而生;有人在灿烂时代下自由呼吸活出自我;有人搏命出海养活一家老小;有人经历疼痛用乐观追求生的权利。
8月3日,广州,“致敬抗疫”大展即将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工作人员加紧布展。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
8月27日,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医护正为胃癌病人做根治手术。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8月16日,广州,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议。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8月8日,广州,“兽装女孩”池本在广州大学城美院附近的住处制作兽装,家里的猫咪们对此习以为常。南都记者 马强 摄
8月8日,在朋友生日party上穿着全身自制兽装的池本。南都记者 马强 摄
8月15日,广东湛江乌石镇,开渔前一天,渔民吴明养和家人在渔船上聚餐。 南都记者 刘威 摄
8月15日傍晚,吴明养和儿子走在夕阳下的海堤上。南都记者 刘威 摄
8月16日晚,出海的渔民吴明养清点打捞的鱼。南都记者 刘威 摄
山东临沂,癌症病人陶子正和家人在药店买药。最初她一个月药费要5万,后来靶向药被纳入医保,负担骤然减轻。南都记者 钟锐均 摄
到8月底,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陶子已经抗癌超3年,确诊后的她心态一直不错。南都记者 钟锐均 摄
陶子患病几年,生活变得规律,每周至少要上三个早上的瑜伽课。如果不是每天吃药,外人根本看不出一边抗癌一边创业的她是癌症病患。南都记者 钟锐均 摄
4
8月,我们也将目光聚焦特区。四十不惑,愈发坚定。40岁的特区和目光向前的特区人一样,朝气勃发,永远是弄潮儿。
8月8日,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充满青春气息的舞者正在练习街舞,不少市民驻足观看。40岁的深圳正年轻。南都记者 徐杰 摄
8月14日,深圳,南山区一电影院门口仍挂着春节档的电影海报。此时离影院复业已经近一月。南都记者 徐杰 摄
8月21日,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万吨巨轮正在装卸集装箱。南都记者 徐杰 摄
8月14日,深圳,莲花山公园,烈日下打伞玩耍的小女孩。南都记者 陈冲 摄
8月8日傍晚,深圳福田区,一位妈妈抱着婴儿在天台晒黄疸。南都记者 陈冲 摄
8月14日,深圳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注视下的城市中轴线。南都记者 陈冲 摄
8月13日傍晚,深圳南山区,春笋大厦辉映着夕阳余晖。南都记者 陈冲 摄
编辑:胡群芳 胡利超
编辑:陈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