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追忆似水年华》相“媲美”,《梦游人》中文版首面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09-04 14:07

南都讯  记者许晓蕾  “在价值崩溃的黑夜,我们每个人都是梦游人。”近日,由七楼书店策划、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梦游人》正式发行,成为备受出版界和文学界关注的事件。

《梦游人》是奥地利小说家赫尔曼·布洛赫的首部长篇小说,是被米兰·昆德拉“反复称赞”的一部复调小说。这是《梦游人》在世界各地出版了几十种译本后,中文译本首次面世。

可与乔伊斯、普鲁斯特的小说相提并论

赫尔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1886.11.1—1951.5.30),奥地利小说家,与卡夫卡、穆齐尔、贡布罗维奇一起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米兰·昆德拉誉为“中欧最伟大的四位小说家”。布洛赫45岁时出版首部长篇小说《梦游人》,1950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代表作有小说《梦游人》《维吉尔之死》等等。

《梦游人》创作于1928年至1931年间,故事背景从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开始,到1918年他退位为止,跨越了威廉二世的整个统治生涯,展现了现代世界的价值崩溃的进程。《梦游人》一书分为三部,第一部《1888年:帕塞诺夫或浪漫主义》展现价值崩溃的第一个阶段:传统价值观开始衰落但依旧是确定的;第二部《1903年:埃施或无政府主义》展现第二阶段:价值观已经进入混乱状态而人只能盲目地抓住一切他视为价值的东西;第三部《1918年:胡格瑙或现实主义》展现第三阶段:人在不受价值束缚的世界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米兰·昆德拉说,“赫尔曼·布洛赫的《梦游人》是我反复称赞的一部作品,它包含了后普鲁斯特小说所有可能性的萌芽。”《梦游人》反映了旧价值体系的崩溃和其中各色人等的转型,开辟了现代小说新方向。

著名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同样把布洛赫与乔伊斯、普鲁斯特的小说相提并论,认为布洛赫的小说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开启了现代小说的新方向,它属于那种“一流的伟大作品”。

布洛赫也是乔伊斯最好的知音,受《尤利西斯》启发创作了《梦游人》,而《梦游人》又启发米兰·昆德拉写出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与马尔克斯齐名的拉美文学四主将之一卡洛斯·富恩特斯,亦对其多有效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也称赞《梦游人》“是一部令人钦佩的作品”,同时他也是布洛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推荐人之一。

WechatIMG577.jpeg

小镇青年耗十年之功翻译《梦游人》

《梦游人》已在全球出版了几十种语言的译本,在国内读者期待了几十年之后,此次中文译本终于问世。本书的译者流畅是位“90后”,广东汕头人,曾是一名开网店卖衣为生的小镇文学青年。因为是米兰·昆德拉的忠实追随者,因此他立志要翻译出影响过昆德拉的布洛赫的作品。十年来,他一边开网店赚钱,一边凭一己之力翻译《梦游人》,成为备受国内出版界和翻译界关注的一个现象。

著名作家、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邱华栋在阅读《梦游人》中文版后表示:“米兰·昆德拉对布洛赫的这部小说的赞扬,使我早就知道了《梦游人》与《没有个性的人》是可以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提并论的20世纪的现代文学杰作。它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傲视群雄,它本身也形成了中欧文学传统中必须被重视和继承的新传统,是一块绕不过去的小说巨石。

邱华栋说,《梦游人》的独特个性,恰恰就在于小说在向哲学接近、在向思考靠近、在向精神性的层面靠近的同时,展开了平面无限扩大的叙事。“因此,它成了由情节和故事取胜的小说类型向内向式的精神性小说转折的基石,这是《梦游人》带给20世纪小说史的贡献。”

WechatIMG578.jpeg

编辑:许晓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