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直播深圳垃圾分类,与其他城市相比操作性更强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09-05 17:02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今日直播《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及彩田村等分类示范小区等分类成功做法及经验。彩田村垃圾减量率达33.3%;人均每日厨余垃圾分拣量0.11kg。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条例》中的分类操作性更强。

800x600_5f5331a83335e.jpg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9月1日起实施,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全市执法人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执法行动,检查分类实施情况。今日,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直播《条例》实施情况,及深圳垃圾分类的成功做法及经验。

彩田村是住宅小区垃圾分类的样板小区,现场可以看到,小区楼层全部实行撤桶,垃圾分类的投放点设置了14个,每一栋小区都有一个投放点。现场可以看到,每一个垃圾投放点都设置的规范,而且非常人性化,首先是设有雨棚,还有摄像头,可以溯源居民有没有按规定投放垃圾,另外洗手池旁边还有烘干机。

“现在居民分类投放垃圾都形成了习惯,我们家现在都会把垃圾分类装好,按不同类别投放。”前来扔垃圾的陈先生手拿几小袋垃圾,不同袋的垃圾装着纸张、塑料等不同垃圾。

800x600_5f5331a6b329c.jpg


“居民整体都非常配合垃圾分类,有些老年人一开始不太配合,我们就会派学生这类的志愿者和督导员一家一户的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最后也就慢慢接受了。”彩田村物业工作人员介绍,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后,小区20天内撤下全部楼层桶,14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每天常态化督导,每天收运生活垃圾量从21吨降至14吨,减量率达33.3%;收运高纯度厨余垃圾14桶(每桶按120L计算)约1吨,人均每日厨余垃圾分拣量0.11kg。

在彩田村的厨余垃圾设有两个时间投放点,并要求12小时内清运完厨余垃圾。彩田村还试点建设厨余垃圾全过程管理模式,引入专业厨余垃圾处置设备,就地就近对厨余垃圾进行脱水、提纯处置,产出可用作堆肥渣料反哺小区绿化植被,厨余垃圾减量率达85%,初步形成厨余垃圾日产日清不过夜、循环利用可再生两大闭环链条,为楼层撤桶后续的全流程监管发挥示范标杆作用,以垃圾减量实效赢得居民认可。

800x600_5f5331a4ccc28.jpg

“与其他城市的垃圾分类相比,深圳出台的《条例》可操作性非常强,规定很具体详实。比如规定了垃圾楼层撤桶,厨余垃圾要拆袋投放等。”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介绍,针对《条例》,深圳全市城管执法人员从9月1日开始执法,经过这么多年的垃圾分类的建设,深圳有一定的垃圾分类基础,但也在执法中发现前端分类设施配备不到位,垃圾义务管理人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和彩田村的垃圾分类有一定差距。

如今,深圳的垃圾分类步入法治化轨道,今后还要督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管理好,让市民从知晓《条例》转化为行动和习惯。

编辑:向丽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