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9月5日,珠海市金湾区召开全区教育大会。记者获悉,2016年至2019年,金湾区教育投入从5.2亿元/年增长到11.65亿元/年,实现翻一番。除了教育部门作金湾区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外,金湾区还针对现状提出补短板,并表示将举全区之力协同作战打造教育强区。
大会还对李彩芳等20位多年耕耘在金湾区教育一线的优秀个人和教育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并授予“金湾教育突出贡献奖”。会上还成立了金湾区首个教育发展慈善会。据悉,该慈善会由20家金湾区企业自发组建,目前已募集到1000万元资金,将在支教奖教、济困助学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金湾区教育强区战略。
投入:教育投入4年实现翻一番
记者在会议上获悉,金湾区委、区政府一直将教育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和头等民生大事,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聘请专家智库高起点、高站位谋划金湾教育,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将全区学校、幼儿园收归区教育局统一管理,开展联盟办学办园,形成“全区一盘棋”的管理格局,并持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
依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金湾区教育投入从5.2亿元/年增长到11.65亿元/年,成功实现翻一番。金湾区通过全方位加大对教育事业的保障力度。
通过教育投入,金湾区各大中小学、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据统计,“十三五”以来,金湾区共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小学4所、中学1所,目前在建的公办幼儿园5所、小学1所、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
按照计划,到“十三五”末,也就是今年年底,将累计新增公办类幼儿园学位3805个、小学学位6930个、初中学位3000个,极大缓解了学位供给不足的问题。
同时,引进广东省实验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将2所公办幼儿园委托给市内优质幼儿园,通过以点带面引领全区教育质量有效提升。
除了办学设校这种大的硬件保障以外,我们的教学设施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也走在全市前列,比如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室空调、紫外线消毒灯和校园无线网络的全覆盖,还为学校一线教师人手配备一台教学平板电脑等。
除了在硬件方面的建设,在软件方面,金湾区持续加大教育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严把招聘入口关。据统计,近5年来面向全国招聘正副校长(园长)、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特聘教师215名,引进985、211大学毕业的教师83名。
此外,金湾区深入推行“县管校聘”改革,完善了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管理机制、岗位设置和聘后管理制度、公开招聘制度、教师均衡配置机制、退出机制以及合法权益保障等机制,并攻坚克难,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金湾区公办中小学编制外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推动落实编制外教师与编制内教师“同岗同酬”,破解了这一长期困扰学校管理、影响教育质量的难题。
效果:高考上线率从84.6%上升至100%
每年递增的教育投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金湾区立足两个创新,全方位多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学生培养方面,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年来,金湾高考上线率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总上线率84.6%,提升至2020年的100%。中考成绩稳步提升,考取国家示范性高中的比例从12%提升至17%。金湾学子高考、中考成绩进入屏蔽名单的好消息频频传来,陈颖思夺得2020年珠海市高考文科状元。
此外,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金湾学生逐渐崭露头角,获得国家级奖励71人次,省级奖励130人次,市级奖励206人次。三灶镇中心小学许均定作为珠海市唯一代表参加第八次全国少代会,海华小学黄毓宁获评珠海“新时代好少年”。红旗中学获评广东省艺术特色学校,小林实验小学艺术特色教育渐成品牌。鱼林小学、金湾一小、三灶中心小学、海华小学、红旗中学等5所学校成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金湾学生体质监测达标率全市最高。海澄小学“幸福智慧课堂”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金湾区外国语学校的“互联网+六步教学法”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未来:将举全区之力打造教育强区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他们的孩子吸引过来读书,把他们的孩子留下来上学,实现“小手拉着大手走,人才跟着孩子走”的效果。
教育大会上,金湾区委书记阳化冰指出, “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才会是一个有利于人才聚集的发展环境。奋力打造教育强区,就是要塑造金湾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最硬的金名片和最亮眼的营商环境。”
阳化冰表示,金湾是一个年轻的新区,没有主城区那样重的教育负担和历史包袱,金湾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对充裕的教育预留用地和相对有保障的财力支撑,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建设出一批高标准优质校园,招引一流教育资源,在金湾办出现代化、国际化、未来型、智慧型的特色教育。
据介绍,接下来,金湾区将结合人口规模和增长趋势,做好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规划。政府要在安排财政支出中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在土地等资源配置中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始终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力度不松、不减。
阳化冰在大会上表示,金湾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信心不动摇、政策不松劲,更好地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期盼。
采写:南都记者李洁琼
编辑:李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