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白露又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由于天气转凉,近日的天气将变得昼夜温差大,最易伤心血问题,各种心血管疾病都有可能乘虚而入。专家指出多用银杏、白果、葛根、山楂等食材可利用软化血管缓解症状。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白露是典型秋季时节,医生认为此时昼夜温差极大会造成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随着气温波动,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力度也会增大,容易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塞等多种与血管健康有关的疾病。
随着气候逐渐转凉,有些人易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乏力等症状,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尤其是平常就体虚,经常容易觉得手脚冰凉的人,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衣保暖保血管。南方医科大学中西结合医院副院长彭康教授提示秋燥时节,养护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开始,下面介绍几种对保护心脑血管有良好作用的中药。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银杏叶
食材功效:银杏叶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血脂蛋白,减少体内贮存脂肪的作用。对于高血脂的调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辅助性防治以及肥胖型人群的减肥等有良好的功效,是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的理想饮品。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理想的药物活性成份。
食疗方:每日5-10克,水煎服。或制成片剂、注射剂等。如临床常用的银杏叶片、银杏叶滴丸、银杏内酯注射剂等。
2.白果
食材功效:银杏果俗称白果,有祛痰、止咳、润肺、定喘等功效,能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消毒杀虫。主治哮喘,痰嗽、梦遗、白带、白浊、小儿腹泻、虫积、肠风脏毒、淋病、小便频数,以及疥癣、漆疮、白癜风等病症。
食材方:咳嗽痰稀患者,白果30克、冰糖15克煎水服,日服2次;儿童遗尿症,用白果5粒煨熟,每晚睡前取仁服。
注意事项:白果大量进食后可引起中毒,白果内含有氢氰酸毒素,毒性很强,遇热后毒性减小。生食更易中毒,一般中毒剂量为10~50颗,中毒症状发生在进食白果后1~12小时。为预防白果中毒,不宜多吃更不宜生吃白果。
新华社发 吴勇兵 摄
3. 葛根
食材功效:葛根对高血脂形成的冠状动脉硬化,通过改善心肌缺血状态,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葛根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油三酯,用于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病症,有显著疗效。
食疗方:水煎服,每日9-15克。
①葛根粉 葛根经过清洗、粉碎、磨浆、淀粉分离、沉淀、烘干等过程制作而成,可用沸水冲服。
②葛根粉粥 葛粉200克,粟米300克。用清水浸粟米一晚,第二天溅出,与葛粉同拌均匀,按常法煮粥,粥成后酌加调味品。此粥软滑适口,清香沁脾,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症。高血压,糖尿病,腹泻,痢疾患者宜常食之。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4. 山楂
食材功效:所含脂肪酸能促进脂肪消化,并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而促进消化,且对胃肠功能有一定调整作用。其提取物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缺氧;并可强心,降血压和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还能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增强免疫等。
食疗方:水煎服,一日10-15克,大剂量30克。此外,山楂可通过加工可以制成多种食品:山楂饼、山楂糕、山楂片、山楂条、山楂卷、山楂酱、山楂汁、炒山楂、果丹皮、山楂茶、糖雪球、山楂罐头、山楂糖葫芦等。水煎服,一日10-15克,大剂量30克。
采写:南方都市报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徐欢
编辑:曾文琼
通讯员:李凯欣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