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上一轮“入淘(宝)潮”的澄海区谷雨婴幼玩具厂厂长王泽亮没想到,疫情冲击之下,工厂整体的销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长30%,还扩招了10%工人。仅今年6月,天猫店销售额超过500万,是历年之最。这让他回想起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马云喊着如果不到线上来,将会被淘汰。当年底,他就注册品牌、入驻天猫,做好第一年亏损的准备后却卖了400多万。
在作为世界玩具工厂的澄海玩具产业带中,今年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不止王泽亮一家。阿里数据显示,今年7月,通过天猫海外出口的澄海产业带玩具,成交额同比增长37%。接着,8月21日-25日的聚划算汇聚澄海活动中,澄海本地商家销售超过6000万元,整体带动玩具销售近1个亿,同比增长51%。
南都记者走访上述活动中增长超30%的4家玩具工厂观察到,亮眼的数字背后是这批抓住上一轮入淘潮的工厂,摒弃价格战,追求产品品质,紧跟平台步伐进行数字化、品牌化转型,进入品牌沉淀阶段。在疫情背景下的新一轮入淘潮中,早已布局线上的他们要“出圈”,尝试与平台深度碰撞,凭借高品质、趣味化、潮流化的产品开拓新客,意图成为玩具领域的“完美日记”,或下一个俘获大批年轻人的“泡泡玛特”,寻求更大的溢价空间。
入淘转型开拓新客 95后宝妈占六成
包揽了世界70%玩具的澄海,历经近40年的发展,已实现了从简单到智能、单一加工制造到以造型设计、原材料供应、模具加工、零件制造等专业分工、环环相扣的产业集群。
疫情发生后,转入线上是以出口为主的澄海的一大趋势,这也掀起了新一轮入淘潮。“澄海不少企业都在朝线上转,我们如果不是听了马云的话,线下渠道关闭、外贸订单消失的情况下,工厂可能今年就消失了。我们主要出口欧美,内销增长之后,外贸的占比下降到三成。”王泽亮告诉南都记者,工厂成立20年以来专注于生产婴幼童玩具。室内玩具疫情期间需求暴发,谷雨天猫店销量随之增长30%,远超往年。
更让他惊讶的是,618结束后,后台数据显示,近年来,谷雨天猫店的粉丝每年递增五万左右,且通过搜索“谷雨”进入店铺的用户逐年增长。婴幼童玩具具有一定的刚需属性。对于商家而言,最关键的是持续开拓新用户,如吸引90后、95后新生代父母。目前,谷雨天猫店95后宝妈占六成。
“婴幼童玩具不像网红小猪泡泡相机,可通过短视频等平台炒热,成为现象级爆款。”谷雨电商部负责人林骏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与流通类玩具,婴幼童玩具不适合走爆款路线,需借助平台触达目标消费群体,再通过平台各类营销工具,提升品牌曝光度,持续吸纳新用户。
谷雨主打婴童玩具。
期望触达C端的林骏于2014年底主动入淘,除了跟着马云的口号走,他还看到,当年,消费场景从PC端迁移至手机,手淘应运而生,且聚焦提升用户体验,成为移动购物时代最大的流量入口。“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我大学学计算机专业,对这些比较敏感。2010年开过淘宝店卖保温杯,已经月入数万元。“
最终,考虑到自家产品以高客单价为主,谷雨入驻天猫建设自主品牌。2014年到杭州培训时,林骏与小二交流发现,天猫加大对优质商家扶持力度,提供较多资源支持开店,重点部署高客单价、高价值品牌。与此同时,他透过天猫大数据看到,玩具是平台高增长品类,潜力较大。
“做品牌,天猫是最好的平台。他的用户数据分析很细,可清晰了解宝妈群体喜好。并能触达最广的消费群体。”林骏告诉南都记者,谷雨双十一的销售额已从2015年的12万增长至400万,收获了一波平台红利。
瞄准年轻人,IP化运营新品卖爆
今年,手握14个热门IP的森宝积木总经理林泽哲也准备大力开拓新客户,利用天猫小黑盒、粉丝趴等一系列与用户互动的工具,瞄准愿意为爱好花钱的年轻人。
成立近20年的森宝2013年切入积木市场,目前是澄海玩具产业带中少数拿下多个IP授权的工厂。疫情之下,外贸订单虽损失近七成,但积木线上销量增长较快,弥补了损失。林泽哲告诉南都记者,天猫店内流浪地球、山东舰、航天等系列积木卖爆,工厂整体销量增长超30%,线上占比由三成提升至七成。
森宝的中山舰积木卖爆。
积木是森宝转入切入线上的重点品类。早已关注到澄海第一波入淘潮的林泽哲,直至2018年左右才开设天猫旗舰店。他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工厂对线上的规划很清晰,不做竞争激烈的常规款,朝IP化转型。“转入线上,想做高附加值的东西。流浪地球是我们拿到的第一个IP,去年天猫首发,卖了1000多万。接着是山东舰,都是独家爆款。”
疫情影响之下,第二波入淘潮到来时,沉淀多年制造力的工厂将重点转移至品牌沉淀。拥有独家授权IP后,林泽哲不仅慎重地选择平台,最在意的是平台能否为企业品牌化转型提供相应的资源。在他看来,企业只有用好产品讲好自己的故事,才能站稳脚跟。
他发现,与授权方接触后,天猫是他们考核工厂的硬性条件。甚至在工厂毫无察觉情况下,他们会透过天猫店的产品、定价、销售,以及未来的总体规划判断是否符合其标准。“无论是拿IP还是拓宽用户群体,天猫未来都是我们线上的主阵地。未来将联合平台进行新品首发,提升品牌影响力。”
森宝的玩具生产线。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各大电商平台推出扶持政策,帮助处于不同发展周期的企业转入内销市场。据了解,今年4月7日,阿里巴巴时隔11年重启春雷计划,要用数字能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淘宝、天猫、1688和淘宝特价版来到澄海,为玩具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深耕行业多年、希望品牌升级,还是坚持性价比、遵循薄利多销理念的企业,均能通过淘宝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数字销售方案。
作为品牌的最大集散地,天猫今年7月发布新品牌成长计划,计划两年孵化5000个年销售过亿的“独角兽”。还将大力帮助外贸工厂往品牌化转型,实现2万个厂牌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
新国货品牌风潮来袭
因疫情而实现逆势增长的森宝、谷雨等企业注意到,天猫平台上的新国货品牌表现亮眼,交出不错成绩单。天猫今年4月发布的新国货成绩单显示,134个国产品牌年销售超10亿元。过去一年创立于2017年的花西子天猫旗舰店新客户增长了934%,成为天猫平台上新客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玩具领域会否长出自己的新国货品牌?喜欢为女儿买泡泡玛特的林泽哲转入线上后定位于国货积木,拿下国内热门IP授权,与国际大牌形成差异。他向南都记者表示,国货玩具仍处于萌芽阶段。未来,他打算围绕年轻人的需求,换种思维做玩具,如形象Q萌、包装新潮的潮玩。“玩具要往潮品走,泡泡玛特就是很好的例子。”
新国货品牌如潮涌现是天猫的一大趋势。数据显示,天猫新增的新锐品牌中,70%是国货品牌。2018年,天猫发布“国潮行动”。2019年,阿里巴巴正式推出“新国货计划”,过去一年间助力良品铺子、太平鸟、花西子等134个国产品牌在天猫上年销售额超过10亿。同时,100多万国货商家通过天猫海外、Lazada、速卖通等平台出海。今年4月,阿里升级“新国货计划2020”,加速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争取让每个消费者的购物车多3个中国品牌。
“天猫上已经长出了Babycare,以及澄海本地品牌贝恩施。澄海有产业带优势,产品可以做到与大牌一样,甚至比他们更好,但因为品牌效应,定价空间不大。”皇儿婴幼童玩具负责人李希看到,但相比于国际大牌,婴幼童玩具领域国货品牌并不多,消费者对国货玩具品牌的认知度不高。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人网购母婴玩具,线上有很大机会长出“中国的费雪”。
皇儿玩具展厅
林骏想将谷雨打造为小而美的国货玩具品牌,做细分类目领域的第一。他看到,咖啡、美妆、快销品等领域内,天猫平台上近年来长出不少新锐品牌,短时间内即拿下行业冠军宝座。“玩具是平台高增长类目,只要产品做的好,玩具这个赛道有很大机会。出海这块也会持续布局,我们去年还进入Lazada,婴幼童玩具受影响小,增长平稳。”
在过去几个月,澄海玩具产业新注册了上百家淘宝、天猫店。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澄海商家选择入驻淘宝,争夺国内新一波的电商红利。
对于未来的规划,这些朝着品牌化转型的玩具企业均提到,提升制造力、扩大生产之外,将跟紧平台步伐,依托阿里用户数据和品牌建设、销售支持等系列扶持,抢抓玩具行业风口。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部
采写:南都记者 黄培
摄影:南都记者 林耀华 实习生 谢昌健
统筹:甄芹 田爱丽
编辑:甄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寻找双循环新动能·产业带数字化转型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