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剧《黑镜 方舟天使》中,因担心女儿走失,母亲就在女儿头脑中植入芯片,利用平板实时定位孩子位置、监控孩子看到的事物等,最终悲剧收场。
如今,类似影视剧中的“监控”情节在现实上演。李女士和先生在北京工作,女儿优优(化名)在老家河北上高一,平日和姥姥生活在一起。为监督孩子学习,李女士在客厅和女儿卧室安装了摄像头。
处于“监控”之下的优优如何看待摄像头?李女士安装摄像头有哪些担心?南方都市报采访了这对母女,来听听她们的看法。
女儿:我理解妈妈,但不接受这种行为
南都:摄像头装了多长时间了?
优优:两年了。
南都:妈妈安装摄像头跟你商量了吗?
优优:没有。我那天放学一回家,然后就看见多出这个东西。我的房间有一个,然后客厅有一个。
南都:看到摄像头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优优:我第一时间就问妈妈(摄像头)用来干什么,妈妈说是监视我。当时我挺惊讶的,也很不高兴。后来一想,妈妈拿这个东西监视我,那我多不自由。
南都:你花了多长时间接受摄像头的存在?
优优:我一开始很不习惯。但因为妈妈这个人比较强势,我知道多说也没什么用,然后就慢慢试着接受它,也没有办法。
南都:你做过什么“反抗”的事情吗?
优优:挺多次的。我有时候会把摄像头的电源拔掉,然后妈妈那里立马会有提示,她就给我打电话让我装好。然后我也会乖乖安好。我就是前半年反抗还挺激烈的,后来慢慢就好了。最近也没有拔掉电源这种“反抗”行为。
南都:你现在还有抵触情绪吗?
优优:我有,肯定还是有的。但表面也不会说什么。
因为它平时一直开着,妈妈随时都能看到我实时的状态。我觉得我干什么她都知道,心里很别扭。而且我觉得这是她对我的一种监视,就我们俩之间的关系,她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去看我?
南都:会觉得摄像头侵犯了你的隐私吗?
优优:会!因为自己肯定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会被看到,然后就不太舒服。比如换衣服时,我会拿一块布挡住摄像头。
南都:你跟妈妈协商过拆掉摄像头吗?
优优:我也有过。前半年一直说这件事情,然后吵了很多次架。妈妈每次会情绪很激烈,跟我说安摄像头是为了什么。因为妈妈坚决不同意把摄像头拆掉,我现在也不跟她说这件事情了。
南都:周围有类似情况的同学吗?
优优:好像周围就我一个人。
南都:你能理解妈妈的做法吗?
优优:我可以理解她,但不接受这种行为。
妈妈:我们情况特殊,孩子不在身边
南都:你当初为什么要安装摄像头?
李女士:因为我没有每天跟孩子在一块。当时她学习状态不是很好,成绩也有所下滑,然后姥姥跟她在一块,对她手机管理不到位。所以我就装上了摄像头,不然我不放心。
南都:安装摄像头时跟孩子商量了吗?
李女士:好像没有商量,没有。我总觉得我们情况特殊,因为孩子不在身边,身边类似的情况其实很少。我就跟她说装摄像头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我不在的情况下对她管理。
南都:您怎么看待女儿的“反抗”?
李女士:我很生气,因为她不理解。
有时候女儿会给摄像头断电,然后我就能发现,次数多了我也会很生气,为这个吵架。吵多了我会严厉地提出这个问题,反复强调(安装摄像头的目的),后来慢慢就好些了。她现在不会拔摄像头了,但说起来还是会不高兴。
我觉得她这么做也是很正常的反应。她现在处于青春期,肯定会抵触父母的一些行为。不过我觉得孩子在这个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好的年龄段,如果大人不加以约束或管理的话,就怕耽误了她的学习。
南都:站在女儿的角度看,可能会觉得隐私被侵犯。
李女士:我肯定不是不愿意站在她的角度上去想,主要她已经进入高一,对于高考我甚至比她还有紧迫感,希望她能站在我的角度,站在对她自己人生负责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隐私的问题)我确实仔细想过,这个问题需要看怎么界定。比如孩子在学校上晚自习,他们不也是处于老师的监控之下吗?为什么那些学生没有谈隐私?
我跟孩子说过,我不是为了偷窥她的隐私。只是说她在学习的阶段,应该坐在书桌旁边好好学习,没有去做别的事情。我也没有一直看她,只是偶尔看一下她学习的样子。
南都:女儿说,虽然摄像头装了两年了,但她还是会抵触。
李女士:我也理解。谁也不愿意处在“监视”之下。但我觉得她以后会理解,而且我觉得没有对她的心理健康带来什么影响,应该还达不到那个程度。
南都:装完摄像头之后,对孩子的成绩带来促进作用了吗?
李女士:还是有的。另外我也给她报了课外班,成绩也有回升。反正各方面的原因吧,不能完全说是因为安装摄像头成绩就好了。
南都:你想过什么时候拆掉摄像头吗?
李女士:我觉得得等她高考以后。
文/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尤一炜
编辑: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