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背影”露出笑脸 中山二院医护代表参观致敬抗疫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09-09 22:14

MGJOF(U6__NRUXJ3B`}NC4S.png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80名医护人员,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邵霞的率领下,聚集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众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展览的现场。南都记者 梁炜培摄

南都讯 当湖北武汉抗疫需要时,他们精锐尽出派遣了151名医务人员逆行武汉。为了派遣更多的呼吸专科医生驰援武汉,这家广州著名的三甲医院,一度因派遣了几乎全部的骨干力量,而导致呼吸科病房停摆。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内,他们用普通的病房打造出了“逸仙ICU”,集中力量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深度救治,并创造出了一个个生命奇迹。最终,和全国4.2万名驰援医务人员一起,取得了在武汉、湖北抗击新冠疫情的胜利。

暴风过去了,平安归来的他们褪下了笨重的防护服,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回归在广州的医疗救治工作岗位。9月9日,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二院)的80名医护人员,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邵霞的率领下,集合于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众志成城——致敬抗疫者”展览的现场。由南方都市报和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这一展览,给广东医疗队2000多名队员和全省医务人员一个穿越时空与自己邂逅的平台。在这里,展中“最美的背影”主人公-重症医学科护士陈林叶重逢了自己的背影;黄春荣护士长看见了自己出席的一场最特殊的生日宴;王吉文主任则看见了自己脱下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后,满是疫痕的照片。

在展中再见自己

“美丽背影”露出最美笑脸

054A1981.jpg

在南都的致敬抗疫展中,一幅《最美的背影》感动了不少参展观众,9月9日,照片中的主人公,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陈林叶前来观展,这一次,我们可以看清她的容颜。  南都记者 梁炜培摄

054A1959.jpg

展览中的疫痕墙,一直是参观医护人员的打卡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科医生陈茗是除夕夜出征的援鄂医疗队员。他在疫痕墙上,找到了自己的照片。南都记者 梁炜培摄

在此次抗疫展中,疫痕组照所在的展厅,一直是医务人员打卡的热门点。在这里,中山二院观展医务人员找到了医院的王吉文主任,找到了许可慰副书记。而重症医学科护士陈林叶在展览中找到了数月前自己的背影。

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护士陈林叶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号叫做“最美背影”。家住揭阳惠来县的她,在除夕夜向医院报名赴武汉支援,她的妈妈因为过于担心,藏起了她的行李箱。无奈之下,她匆匆拿了个红色塑料袋,随手装了洗漱用品和一件大外套便出门赶高铁。所以,就有了那个手提塑料袋进站的最美背影。

“看到这些照片就好像昨日重现一般,记忆一下子就回到了在武汉抗疫的那段日子,情绪很复杂,也感觉到能有现在这样安逸的生活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陈林叶说着说着眼眶也湿润了,作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队员,陈林叶在那个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来到了武汉市汉口医院。疫情初期人手不足、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她明白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一切能够改变什么,但她还是一边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边等待黎明的曙光。

“在展出的照片里我找到了自己工作过的汉口医院,也看到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看到雷神山医院的设施这么完备、人手这么充足时,眼神里真的都是羡慕。但一想到即使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我们依旧凯旋归来,我也发自内心的感到自豪。”

“虽然这些照片里没有出现人脸,但是这个地方我们绝对不会认错,那就是我们战疫的堡垒,说不定无意间就和曾经的自己合影打卡了呢。”看到自己曾经辛苦奋斗过的那个工作间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陈林叶、刘洁静和梁芳娟激动地和自己的“战疫堡垒”合影。

援鄂医疗队里的亲情守望

护士阿姨和记者外甥同时援鄂 

054A1904.jpg援鄂医护人员认出了照片中的自己。南都记者 梁炜培摄

作为南都武汉报道组成员,视频记者刘威是在2月5日到达武汉的记者,而在几天后,他的阿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护士长蔡敏也来到了武汉抗疫。

在观展的过程中,刘威和自己的阿姨重逢了。他叫住自己的阿姨“求合照”。

阿姨亲切地挽住刘威的手,一如平常时间,长辈对晚辈的呵护。“这下赶紧发给你妈妈看看”。

在驰援武汉的过程中,刘威记者和他的阿姨蔡敏先后到达武汉。家中两位至亲离粤援鄂,刘威的妈妈更是辗转反侧,日日为他们祈祷。蔡敏同时也担心着侄子的安危,“他不是医生,可能防护知识没有像我们那么到位”。

幸好抵达武汉后,蔡敏在内的医护人员们保障着记者们的安全。每一次进出医院的采访,医护人员都协助记者们做好防护。刘威有时也会帮助阿姨,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帮忙带些日用品。

在武汉坚守的日夜里,只有极少的工作调动才能让他们擦肩相遇。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两位分别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电话相互安慰,鼓气。现在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日子,蔡敏十分感慨,“当时其实我们的压力都很大,刘威有时候还反过来安慰我。而且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有个亲人在那边陪伴我,更有守望相助的感觉,更能让我支撑下去”。

援汉医生王吉文

舍小家团圆为万家灯火 除夕出征我们不后悔

054A2007.jpg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王吉文是除夕出征的援鄂医疗队员,他表示,舍弃小家团圆来守护万家灯火,所有队员们都不后悔。南都记者 梁炜培摄

中国人重亲情,重团聚,除夕佳节时尤其如此。然而对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王吉文副教授而言,今年的农历除夕,他成为广东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131名队员中的1人,舍却自己的小家团聚,去守护万家团圆。

在观展分享环节,王吉文表示,在省博重温抗疫期间的点滴,异常感动。在武汉汉口医院呼六病区,他和队员们经历了生死,因为救治方案的不同发生过争吵,但所有的一切,都是期望汇聚131人团队的力量,让呼六病区的患者康复、出院、重新回归家庭。

“今年的新冠疫情至今仍在席卷全球,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但是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这个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中,我们医务人员留下了自己战斗的身影。”

王吉文表示,除夕那天接到通知,当天出发,大年初一在武汉开始前期工作时,包括他在内的131名广东第一批医疗队员们其实是做了最坏打算的。当是时,不断有当地医务人员倒下,感染,但武汉仍在坚持。“作为医院派遣的20名队员中的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我们的医务人员,还是坚定的加入到了这种坚持当中,丝毫无悔,没有退缩,这最令我感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医护人员有努力奋斗,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感想深刻的有两点,第一就是我们医护人员在抗疫期间的奉献精神展现淋漓尽致。体会最深的则是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整个抗疫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这个系统让我们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胜利。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医生,一个参与了抗疫一线工作的中国医生,我很自豪。”

护士长58天的战疫体验

逆行是为了那份初心和使命 

054A1965.jpg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护士长黄春荣在疫痕墙上找寻着自己的照片,也在找寻着当初那段艰难的抗疫岁月。南都记者 梁炜培摄

054A2021.jpg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护士长黄春荣表示,“在武汉,在协和西院区,我们就是在用生命来守护生命,用希望守护着希望。” 南都记者 梁炜培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黄春荣护士长,也是援汉医疗队的一员。在抗疫展中,她在展出照片“特殊的生日会”中,找到了当时的自己,也在逆行出征时的大合照中找到了自己。“展览让我感触良多,照片里面布满疫痕的脸和一件件实物展品,让我想起在武汉58天的日日夜夜,以及与战友一同抗疫的日子。”

“2020年注定不平凡,无数的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白衣执甲,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其中就有我们医疗队的故事。有的孩子尚幼,有的妻子即将临产,有的父母需要照顾。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依然不计生死,不计报酬,只为心中的那份初心、使命”。

她表示,58天之后,圆满的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使命和任务,大家仍然是保障健康的重要力量。“虽然回归家庭,成为了父母、儿女或者妻子、丈夫,但我们依然是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就是我们的使命。”

在协和西院区里,“逸仙人”为了患者的救治与康复做了很多的工作,创建了“逸仙ICU”,开展了医护一体化的管理,开展了呼吸康复训练。为了让患者身心愉悦,医护人员还将乒乓球带进了病区。“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患者更快康复。”

黄春荣表示,有一位出院的患者给医疗队留言说,“逸仙的医护人员,你们那美丽的眼睛就像是天上的星星,照亮了患者的心灵,温暖着我们,给我们力量。”

“是的,我们就是在用生命来守护生命,用希望守护着希望。今后,我们仍然要这样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南都记者的亲历

用《武汉伢》做视频配乐 那刻大家都是“武汉人”

054A2051.jpg南方都市报记者刘威分享。 南都记者 梁炜培摄

南方都市报记者刘威是在2月5日到达武汉。在这次武汉抗疫时,刘威的阿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二区护士长蔡敏也是医疗队中的一员。作为特派记者,他用视频记录着医务人员的坚强无畏,也亲历了一个个生命被挽救。

那是2月14日晚,刘威跟拍的是陈志波医生在抢救患者的画面。陈医生坚持了好久,可老人依然去世了。“陈医生迟疑了好久,才叹了口气,呢喃道,如果(患者)再年轻点就好了……我看见了一道闪电,闪电光就映照在了他的护目镜上。”

再然后,刘威拍摄了武汉的雪景,配乐用的《武汉伢》,当时的情境,所有的援汉医务人员,都把自己当成了武汉人。

再然后,他深入病区,拍摄了插管敢死队,他们知道患者插管时候的喷射物,可能加大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但不插管,患者会失去生命。

“坚持到了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的时候,我们才松下了一口气。再然后,就是各自转身,回归自己原来的生活和家庭。”


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就在于,铭记历史中每一位值得致敬的人和每一件能让人铭记他们的物。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广东省博物馆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众志成城——致敬抗疫者专题展》,以500余幅抗疫图片、120余件/套相关见证物和展品,多视角回顾与展示广东乃至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历程,再现宏大而清晰的抗疫群像,以此致敬每一个与新冠疫情勇敢战斗的人!

温馨提示:门票可在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号免费预约领取。

展出时间:2020.8.4--2020.9.10

微信图片_20200902200555.jpg

采写:南都记者王道斌 实习生郑纬浩 萧嘉佳

摄影:南都记者梁炜培  视频:吴佳琳

编辑:游曼妮 实习生麦晓婷

编辑:游曼妮,王道斌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