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第二场百香(多种香型)名酒品鉴会在广州举行。据悉,南方都市报联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及京东举办此项活动,旨在增进公众对酒文化的了解,推动酒类市场的回暖,促进粤酒振兴,并多方共建湾区酒水行业消费的新标准、新秩序。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白酒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高级酿酒师张水祐,中国白酒工艺大师、白酒评委、广东酒类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何松贵出席品鉴会,并做现场指导。20名来自多个行业的民间品鉴官不仅品饮到了汾酒、董酒、衡水老白干及石湾玉冰烧等20多款名酒,还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白酒的科普私享盛宴。
不同风格的酒各有千秋,珠三角名酒突出豉香
品鉴活动正式开始前,白酒专家张水祐再度给现场的民间品鉴官上了一堂白酒品鉴私享课,除了介绍感官品评对衡量酒质量的重要性,以及白酒的色、香、味、格等分类外,还对品鉴会中要品饮的白酒品类进行介绍。
据南都记者了解,白酒风格的形成,原料是前提,酒曲是基础,工艺是关键,同时与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而在本场品鉴会中,张水祐着重介绍了品鉴会中要品尝到的米香型、清香型、豉香型、老白干型、凤香型以及董香型进行了介绍,他还表示,每种香型的白酒都有特定形容词。
白酒专家张水祐就白酒知识进行分享
他表示,以两广、福建和湖南生产的米香型白酒为例,主要是以大米为原料利用陶坛、陶罐和不锈钢罐等,香气带有玫瑰花的香气和蜜香;又如清香型白酒,可分为大曲清香、麸曲清香和小曲清香,使用的糖化酒曲也存在一定区别;“另外,像老白干型、凤香型和董香型,都各自有自己的酿造工艺,因此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老白干型味道甘洌挺拔和丰满柔顺,凤香型是诸味协调,尾净悠长;而董香型则是有很典型的药材香味。”
张水祐还着重介绍了珠三角一带较为出名流行的豉香型白酒,这类白酒以石湾和九江味知名代表。其以米饭、黄豆和酒饼叶做成大酒饼,发酵容器为大罐发酵。在酿造过程中,豉香型白酒除了边糖化变发酵外,由于有浸泡肥猪肉等独特工艺,因此,豉香型白酒在独特的酿造工艺下会产生复合型香味,香气近似豆豉发酵,酒体和味道豉香纯正清雅,醇和甘滑且度数相对较低。
据南都记者了解,实际上本场品鉴会中,品鉴的白酒实际上均是来自国内经典产区中的经典产品,因此每轮酒的风格各异,并且酒有各自的特点。
行家介绍品评要点,民间品鉴官刷新白酒认知
本次浓香专场名酒品鉴会共有20款酒参与,共分5轮品评,每一轮品评,专家都会给出专业意见。南都记者看到,在品鉴中,多名民间品鉴官也就自己的品鉴心得、体会及疑问,向在场专家进行咨询,并得到了专家进行解答。
民间品鉴官正在进行分享品鉴
其中在第一轮品鉴后,何松贵除了介绍每杯酒的特点后,还向民间品鉴官分享品鉴品评的相关知识。他认为在人心目中白酒是否好,第一感觉是非常重要的。而与国外葡萄酒、洋酒品鉴不同的是,白酒品鉴形容词则相对抽象,但可以结合葡萄酒、洋酒相关具像化品评,对白酒进行品鉴。
何松贵同时提醒,实际上一个好的白酒都是具有较好的记忆点,例如酯香突出、回味悠长、酒体平衡等特点。另外他还表示,辛辣感属于触觉感官,并非白酒风味的构成部分。
在品鉴会分享中,有民间品鉴官表示喜欢高度白酒,而有民间品鉴官则更喜欢四川产区的酒。其中,民间品鉴官宋先生表示,此前虽然与朋友一起做过类似的品鉴局,但不像品鉴会这样有专业指导和深入交流,“品鉴会没有丝毫紧张及不适感,因为喝酒与环境、心情尤其相关,也会影响对酒的感官“。
第三场酱香品鉴将有重磅酒品,多种优惠即将到来
此前,对于品鉴和白酒文化推广之间的关系与意义,张水祐向南都记者表示,民间品酒和品鉴,是对白酒一个很好的了解和理解过程,并对以后的白酒消费提供了一定的选择及参考。
据现场专家介绍,中国白酒的香型是比较多的,由于各地产区、环境气候及传统工艺等方面差异,目前主要分为12种香型,其中较为普遍的为浓香、酱香、清香和米香(1979年时定下的四种香型),“当然,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目前还出现了兼香、凤香以及豉香等多种香型”。
另据南都记者了解, 2020南方酒香节暨湾区云酒展首场浓香名酒品鉴会的品评结果随后将在南都app的南都酒闻上公布。第三场名酒品鉴会随后即将在9月18日展开,该场品鉴会将以酱香型白酒为品鉴,届时将有重磅名酒登陆品鉴会。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都市报联合京东主办的首个湾区云酒展也将随后于9月19日正式开展。届时,还有一大波优惠将来袭。
本轮品鉴会品鉴的白酒
统筹:南都记者 马建忠
采写:南都记者 贝贝 实习生 唐聿轩
主持:南都记者 杨丽云
摄影:南都记者 吴泽嘉
编辑: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