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帮助别人让你变得不开心,你要学会为了自己提出拒绝。
脚本 | 陈冬艳 插画 | 吴静楠
编辑 | 卢慧明
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们来说,“别人求帮忙”可以被列入“最害怕的事情之一”,因为他们往往不懂如何拒绝。
其实就算是社交达人,面对同事和亲戚的请求和各种奇奇怪怪的邀请,“如何拒绝”也常常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接下来的难以推辞的大型“求帮忙”现场,也许你就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
在有些同事眼里,万事皆“小事” “顺便帮我打印份资料吧,打好了顺便装订一下”“你去茶水间吗?顺便帮我冲杯咖啡呗”因为工位离打印机近,帮忙打印资料在部分同事眼里成了“顺便”的事情。因为顺路,他们觉得多帮忙冲一杯咖啡并不会给你添什么麻烦。
当你做了新的指甲来到办公室,得到夸赞的同时也会有同事问你:“可以帮我也也做一个吗?”
不怕舍友奇葩,就怕舍友“节约”
上学时,当舍友突然把我拉进一个奇奇怪怪的群聊,然后告知我某某某(一个我并不熟悉的人)要过生日了,我就知道我又要“被AA”了……
在“节约”的舍友眼里,不仅“一张纸巾”是可以借的,你的衣柜是可以跟她共享的,就连你的口红也是可以跟她共用的。
你有没有那种,加了微信很少私聊,每次私聊除了带饭、帮答到,就是……砍价的舍友。
亲戚们热情起来,你就摊上事儿了
如果你成绩比较好,恭喜你,除了当“别人家的孩子”,也要辅导亲戚家的孩子,免费的那种。
不怕亲戚来串门,就怕亲戚带着小孩来串门。从小到大,被亲戚家的小孩看上的玩具,拿不回来的十之八九。
相亲这件事吧,七大姑八大姨们热情起来,也就没爸妈什么事儿了。
有些人的插队理由连自己都不信
在高铁站排队检票的时候,每次有人告诉我他赶时间需要插一下队,我都很想问他:大家都是同一趟高铁,凭什么你那么秀?
其实,无论是同事、舍友还是亲戚的请求,本着“凡事留一面,日后好相见”的心理,很多人即使觉得不快也不会拒绝。而对于在公共场所插队的行为,当其他人没有站出来指责的时候,很多人碍于面子也不会做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但这样的态度却很容易给别人留下“这个人很好说话”的印象,反而会使别人更频繁地找你帮忙。久而久之,你的帮忙就成了他人眼中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有时候只要你再勇敢一点,拒绝并没有那么难,也没有你想象中的尴尬。以下是小南整理自豆瓣“推辞学”小组整理的五条拒绝小技巧。
1.以退为进,反守为攻对方请你帮忙时,可以将自己的事情罗列给对方看,开玩笑地说:“我还想麻烦你帮我……呢。”让对方明白这件事对你而言并不是“顺便”。对方想让你帮忙“AA”或者借钱时,可以直接截图钱包余额发过去,顺便请求对方的“支援”。
2.巧用拒绝用语如果别人一直麻烦你,你可以说“帮你好多次啦,再帮我都快抢你饭碗了。”既拒绝了别人,也用幽默的语气缓解了尴尬。拒绝之后还可以加一个适当的表情包,精炼而又不失风趣。
3.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疑惑和顾虑对于因为存在疑惑和顾虑而犹豫要不要拒绝的请求,可以清晰地跟对方表达自己的疑惑和顾虑,从而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下一步的沟通,也方便自己获取到更清晰的信息以考虑是否拒绝。
4.不要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如果有些人总是找你帮忙做会让你不开心的事情,但平时又爱给你送吃的喝的。那平时就要注意,不要总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因为“人情”这东西总是有来有往的。你平时少一点接受别人的好,拒绝别人的时候的心理负担也会少一些。
5.直接说不,杜绝下次对于自己实在不喜欢做或者不想做的事情,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我不用”“不可以”“我不想”,并且说明理由。这样不仅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也杜绝了下次对方再因为相似的事情找你的麻烦。 当然,学会拒绝,是拒绝不合理的、会让你不开心的请求,具体决定要根据个人情况做具体决定。但是如何愉快地在双方都感觉舒适的前提下拒绝,是我们需要一直学习的课程。
来源|南都周刊
END
编辑: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