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字号“狗不理包子”因一则探店视频与消费者叫板引发舆论关注。今日凌晨,狗不理官方微信发布声明称,解除与狗不理王府井店加盟方合作。并表示:“狗不理王府井店面对消费者评价擅自处理且严重不妥”,深表歉意。
其实,“狗不理包子”被消费者吐槽只是表象。始创于1858年的狗不理包子,曾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种荣誉傍身,近年来,却因其高价格以及备受争议的产品与服务,经营状况堪忧。今年5月,“狗不理”宣布从新三板退市——此时距他上市不足五年。
消费者吐槽引来报警
事件过程很简单,9月10日,一个探店视频在微博上引起了关注,拍摄者在视频中探访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时,花60元购买了一笼8个的酱肉包,又花38元买了一笼8个的猪肉包。品尝后他评价说酱肉包特别腻、没有用真材实料,而猪肉包面皮粘牙,“感觉和吃半个馒头似的”。
视频截图。
视频发出后,立即引发狗不理王府井分店发出官方声明,称视频中的“恶语中伤言论不实”,要求该网友立即道歉,并表示已经报警。
视频拍摄者微博截图。
消息传出后立马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评论一边倒地表示“又贵又难吃,心里没点数么?”“还有脸报警?现在全都知道了”“狗不理脾气太大了”。
狗不理集团深夜致歉 网友并不买账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15日凌晨,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发布《狗不理解除与狗不理王府井加盟方合作的声明》。
没想到,这一声明也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指出,“但是还是要把又贵又难吃打在公屏上”“配方都是总部的吧?”“别说加盟店,你家总店也不好吃谢谢”。
面临诸多困境 门店关闭又退市
狗不理董事长张彦森曾公开对媒体表示,一定打破一个思想,就是说老字号就是便宜。“老字号为了做久,一定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在保持质量的情况下,就要有一个合理的价钱。”自“狗不理”走上高端化道路以来,其口味、服务与价格遭诟病的报道频出。网友吐槽在天津狗不理的包间吃一顿包子得花1000多元,价格高,包子却不好吃,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卖得又贵又不好吃,服务还差,自砸招牌”“价格背弃了老百姓”。
从狗不理近年公布的年报中也可以看到,自2015年登陆新三板以来,其业绩持续增长,营收由2015年的8948万元增至2019年的1.55亿元,净利润则由601万元增至2424万元。不过,其毛利率自2017年起持续下滑,2017年至2019年,狗不理食品毛利率为39.8%、39.26%、37.99 %。
面对品牌效应减弱、转型无力、业绩下滑等诸多困境,狗不理发布退市公告,自2020年5月11日起终止股票挂牌。另一方面在北京的相关门店陆陆续续关闭,整个牌子六成的销售额都是天津贡献的,最为讽刺的是其中的四成是来自速冻包子。即使是线上网店也是很少有人光顾。
老字号没一个能打的?
不仅是狗不理,近几年,众多餐饮老字号企业都出现发展乏力的现象。阿里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锐教授共同完成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指数》显示,商务部数据显示,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总计1128家,其中仅10%蓬勃发展,不少企业的经营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产品创新动力不足、组织架构陈旧、人力资本匮乏成为阻碍老字号进一步发展的前三大障碍。
一度作为老字号发展典型的东阿阿胶(000423.SZ),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提前透支了后劲。2019年亏损4.44亿元,让外界大跌眼镜。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大降42.06%,继续亏损超过8000万元。岁末年初,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相继辞职和退休,新任管理层要扭转不利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如烤鸭代表品牌全聚德,业绩持续呈现颓势。数据显示,该公司2017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7304.22万元和4462.79万元,分别同比下滑2.57%、46.29%和38.9%。好在,全聚德比狗不理有觉悟。7月24号,全聚德总经理周延龙宣布了三大经营调整举措:下调全部菜品价格,整体下调10%至15%;全面统一烤鸭价格和制作工艺;全面取消门店堂食服务费。
以靠旅游为支撑的业务,令老字号很脆弱。不过亿欧新消费分析师曹玥表示,老字号也有做得不错的,比如五芳斋大概是老字号里较早做数字化营销的,而且五芳斋目前在冲击IPO,有望在主板上市。此外,广州的陶陶居、广州酒家同样做得风生水起,在保持出品水准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粉丝,焕发出新活力。
资料来源:南方日报、北京晚报
作者:南都全媒体研究员 管玉慧
编辑: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