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9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发布《中国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值得一提的是,评估发现,国务院部门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情况较差,参与评估的45个国务院部门中,超9成未公开行政处罚事项清单。
31个省级政府公开行政处罚事项目录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评估中,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指标主要考察45个有行政处罚权的国务院部门、31个省级政府、49个较大的市政府、125个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或企业信用信息网是否公开行政处罚事项清单,清单处罚依据是否明确,是否公开2019年行政处罚结果的情况,处罚结果要素是否完整。其中,就行政处罚结果公开指标,针对31个省级政府、49个较大的市政府、125个县(市、区)政府,抽取的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评估发现,绝大多数评估对象公开了行政处罚事项目录。31个省级政府、47个较大的市政府、116个县(市、区)政府网站集中公开了各部门的行政处罚事项目录,公开比例分别达到100%、95.92%和92.80%。其中27个省级政府、31个较大的市政府、63个县(市、区)政府单独公开了各部门的行政处罚事项目录,未包含在权力清单目录中,更加方便公众浏览和查询。
同时,绝大多数评估对象公开的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依据明确。评估发现,在公开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的政府中,有29个省级政府、46个较大的市政府、102个县(市、区)政府的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依据明确,占比分别达到93.55%、97.88%、81.60%。
此外,部分评估对象设置专门栏目集中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例如,国家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民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将处罚结果公开在门户网站相应栏目。
国务院部门超9成未公开行政处罚事项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评估发现,国务院部门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情况较差。参与评估的45个国务院部门中,有91.11%未公开行政处罚事项清单,82.22%未公开2019年行政处罚结果。仅税务总局、交通运输部、民政部、水利部4个部门公开了行政处罚事项清单。
此外,仅8个部门公开了2019年行政处罚结果,其中部分评估对象处罚结果内容要素公开不完整,有4个部门未公布被处罚者机构代码,1个部门未公开主要违法事实、处罚依据,3个部门行政处罚信息未在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2个部门无法判断行政处罚信息上网时间。
有行政处罚结果过度披露个人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评估对象行政处罚结果过度披露当事人个人信息。评估发现,如山东烟台市龙口市披露了当事人完整的个人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区披露了完整的个人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不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的要求。
评估还发现,部分评估对象未常态化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例如,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信息长期不更新,网站相关栏目最新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都是2019年2月的信息,信息滞后半年以上;河北省市场监督监督管理部门2019年度只在10月发布了处罚信息,信息未能常态化维护更新,没有形成行政处罚结果公开的常态化机制;重庆奉节县2019年2月之后也未再公开行政处罚信息。
编辑:程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