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就业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就业培训以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9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国家发改委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关键是要坚持需求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引领培训模式创新。
9月15日,在贵州省丹寨县金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在参加传统刺绣比赛。比赛集中展示了搬迁群众在安置点实现就业增收的技能。 新华社发
孟玮分析,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制造等新产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服务业新业态异军突起,一方面催生了大量新兴就业机会,创造许多就业岗位,成为激发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素质和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也进一步显现,人才培育还跟不上需求变化,结构性就业矛盾等问题逐步凸显。为了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迫切需要在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孟玮表示,国家发改委对此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考虑:
一是优化创新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引领模式创新,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政企合作加快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这些重点群体,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新产业、新业态领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政府层面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三是进一步优化就业服务,特别是要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提供多元化就业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供需对接活动,加强对大龄低技能等困难人员的专项帮扶,促进他们转岗再就业,同时稳步推进失业保险扩围,保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南都记者马嘉璐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