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规:冷链食品成防控重点,影院上座率放宽至75%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0-09-16 15:06

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在重点环节防控一项中增加冷链食品加工和交易场所的防控要求。

防疫新规:冷链食品成防控重点,影院上座率放宽至75%92.png


spacer.gif

冷冻海鲜频为新冠病毒传播媒介,已成防疫新焦点

自6月12日报道出“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事件以来,“冷链”、“海鲜”、“低温”“进口”成了国内疫情的新热点。国内各个地区接二连三地出现“冷冻食品检出新冠病毒”的新闻报道。

7月3日,大连海关在厄瓜多尔企业生产的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一个样品和三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同日,厦门海关从厄瓜多尔企业生产的冻南美白虾两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7月14日,江西萍乡市部分消费者购买的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产品、同批次相关产品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经检测,结果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8月11日,芜湖市疾控中心对1家餐饮店进购的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样本进行复核时,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是冻南美白虾发现新冠病毒的案例就多达11件。

防疫新规:冷链食品成防控重点,影院上座率放宽至75%461.png


除此之外,8月9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对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摸排检测中发现,有3家企业自大连口岸进口的同一外籍货船冷冻海鲜产品的外包装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疑似阳性。8月10日,烟台市疾控中心复核,3份外包装样本呈阳性。

8月12日,广东省、深圳市疾控中心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复核时,发现一份巴西进口的冻鸡翅表面样品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吴尊友:病毒可在冷冻环境活2-3个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如果受污染,病毒可在冷冻一类食品的表面存活2-3个月。冷冻食品一旦被污染后,就可能会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因此,不难理解此次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时,在重点环节防控一项中多增加冷链食品加工和交易场所的防控要求。

方案中还详细提出——对辖区内冷藏冷冻食品加工企业和交易市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场所卫生学要求,改进生产、加工与交易环境卫生条件,切实落实从业人员的日常防护措施和健康状况监测,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好消息!影院迎来放宽限制

同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该指南将于9月25日起实施。

其中,指南明确规定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75%。相对于原先7月20日规定的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大幅放宽。

防疫新规:冷链食品成防控重点,影院上座率放宽至75%1050.png


7月20日发布的指南中还要求电影放映场所减少放映场次,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控制观影时间,每场不超过两个小时,延长场间休息时间。而第三版中也适当地放松了限制,减少了“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 “每场不超过两个小时”的要求。

 

消息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
图片来源:鹤山发布、佛山禅城市场监管

作者:南都全媒体 助理研究员张敏  研究员杨嘉静

编辑:杨嘉静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