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乐队六甲番主唱:艺名源于潮汕老话,年少休学听摇滚度日

南方都市报APP • 95编辑室
原创2020-09-16 22:48

用外人无从听懂的潮州古语,把家乡的祭祀民俗等记录到歌词之中,来自潮汕的六甲番乐队拨响琴弦,轻唱着那个流淌着韩江的温润故乡。

1.jpg

六甲番乐队。

李四顺是六甲番乐队主唱。他原名为李哲,在广州一家医院从事着一份朝九晚五的会计工作。近9年来,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经营”六甲番——一支致力于创作潮语民谣的乐队。

为何取艺名为“四顺”?这源于老家长辈们在古庙里祈福时,嘴里常念的一句话,“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四顺”。

生于1984年的李四顺来自潮州浮洋镇,在那片音乐的“荒原”,一段刻骨铭心的少年往事和家里一把旧木吉他给了李四顺民谣启蒙。

李四顺向南都记者回忆,上世纪90年代,还在上小学的他因为一次意外被大面积烧伤,他在不间断的治疗和复健中度过了两年半。

“休学,除了去医院复诊几乎不出家门。”李四顺回忆,持续不断的疼痛和皮肤变化带来的自卑,让他一度陷入迷茫和忧郁。他在家的消遣方式有限,要么听姐姐的摇滚乐磁带,要么听家里老人“讲古”,尝试听懂老一辈人在动荡历史中的那些生活碎片。

姐姐的一把旧木吉他和陈旧的磁带,最能让李四顺的注意力从苦闷中转移。黑豹、唐朝等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摇滚乐队,让李四顺对摇滚、民谣产生了兴趣,他尝试扫动旧吉他上的琴弦,寻找磁带里那些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而后上了初中,他甚至用奶奶给的零用钱偷偷去找音乐老师上吉他课。“当时才刚学会扫和弦不久,我就开始创作一些小曲目,一笔一划记在笔记本里。”李四顺回忆。

2.jpg

演唱中的主唱李四顺(右)和巴扬手风琴手李潇男(左)。

“小时候的我是自卑的,只有在弹吉他唱歌时才能找到一点自我。”李四顺对吉他的迷恋自此开始,到广州上大学后,他开始在学校里玩乐队,省吃俭用就为了攒钱多看几场Livehouse(音乐现场)。

2009年,他和自己的发小蔡泽雁找来另一位同样来自潮汕的贝斯手,组成乐队,取名“六甲番”。李四顺向南都记者解释,他小时候常听奶奶讲,绝大数潮汕人脚丫小趾头都有指甲分瓣,这是潮汕人一个显著的遗传特征,由此,潮汕人曾被称为“六甲番”,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标记乐队“潮汕”的这一属性。

六甲番不是一支“全职”乐队。除了做会计的李四顺,其他乐队也有自己的主业,有人从事演出策划,有人还是在校大学生。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利用周末时间相会排练房,木吉他、巴扬手风琴、手鼓等五件乐器同时被弹奏出同一个和弦,在多次磨合中碰撞出极具闽南风味的旋律。

如今,六甲番乐队已成立9年多,成员更替过数次,庆幸的是,每一个加入乐队的成员都是潮汕人,理解并喜爱潮汕文化,且能在李四顺所写的歌词里找到关于家的回忆。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黄小殷 实习生 郭美婷

编辑:向雪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