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幸运地选择了快递这个行业。尽管今年有疫情,但是快递还是保持了较高增长,今年行业的增量有可能是史无前例的,我判断会超过150亿件。”9月16日,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在2020走进中通客户答谢日活动上预测,中国快递还将在较长时间保持年增量100亿件,“规模效益好、时效快、服务质量优的企业一定会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未来中国一定会诞生市场份额超30%的快递企业,五年以后中国快递业有可能会进入日均5亿件时代。
成立于2002年的中通早在2016年登陆美股纽交所。今天(9月17日),中通香港二次上市启动香港招股,拟在全球发售4500万股A类普通股,香港公开发售的最高定价为268港元,较美股收市价溢价约11.5%,预计筹资118.82亿港元(15.33亿美元)净额。南都记者了解获悉,募资所得的50%用于基础设施及产能开发,25%赋能网络合作伙伴及加强网络稳定性,15%用于投资物流生态圈,余下的作为一般公司用途。中通快递计划9月22日定价,并于9月29日挂牌。
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
借星联航空、冷链等综合物流服务,发力中高端市场
随着快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快速变化的需求为企业带来更多挑战。南都记者在活动现场注意到,相对快递、快运,此前较少被摆在公众视野下的中通星联、冷链、云仓等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和需求定位被重点介绍,展现出中通开拓中高端市场、加快差异化转型的决心。
赖梅松坦言,中通的长板是经济类快递,同时在满足高溢价用户需求、上门揽收等方面做得不够,“我们不求做大,但要改变用户对中通品牌的认知”,“希望未来大家再去愿意出高溢价享受高服务的时候,能够想到中通。”
中通冷链执行总裁孟峰介绍说,“中通星联”定位中通集团旗下高端时效产品服务,最早源于2018年星联航空和星航联盟的诞生,产品包括8小时航空即日件、12小时当日达、24小时次日达和48小时隔日达,提供全球48-72小时稳定、高效的门到门特快专递服务,以时效数字化、全程可视化、产品多元化、成本经济化为四大特质。
南都曾报道,2019年6月,星联时效件就曾在中通快递松茸寄递方案发布会上公开推出,为区别该产品与普通快递的不同,其包裹贴有对应标识,在全网中具有最高优先级——中心优先中转,网点优先派送,中转与派送时间有严格规定,以保证货物第一时间送达。
为提升时效,圆通、中通等企业发力航空运输脚步加快。去年,由中通快递与天津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合作的中通全货机成功首航并开始运营,通过发挥自身的货机及腹舱的运力资源,减少中间环节的耗时,为星联时效件提供航空运力支撑。
最新资料显示,星联在全国有36家分/子公司,通过100家航空货运代理公司,与16家航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80多个机场具备进出港操作能力,可控航线8000余条,日均使用航线1300余条,联动机场、航司、货代、快递进行平台化管理。
中通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星联时效件”主要是中通和全国各机场附近的货代公司合作,利用航空腹舱资源提供全国“8、12、48”门到门特快及同城5km生活圈即送服务,品类包括商务件、生鲜、冻品等强时效、高附加值货品。未来,星联计划与航司共同组建航空货运公司,自建全球航空枢纽货运机场,实现国内市场占比跻身前三的目标,还将与中通国际携手,实现全球快递物流服务网络全面成型。
在食品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下,中通冷链被视为满足高附加值产品运输需要的另一板块,将会与星联形成协同。孟峰提到,目前,中通冷链运营涵盖一地发全国、产销地仓干配、前置仓配送、销地仓配4种模式,其中,一地发全国即通过星联特快+冷媒包装技术或全程冷链干线运输,为全国的电商B2C市场提供一地发全国的服务。数据显示,中通冷链的网络覆盖近300城,超100城可当日达/次日达,全温层覆盖50个城市。
“未来竞争是‘打群架’,份额会越来越集中”
南都记者梳理注意到,在顺丰借助电商特惠件渗入经济件领域的同时,加盟制企业正向高端市场延伸。去年,圆通、韵达速递也曾分别对外正式推出了以时效为核心的高端产品,圆通“承诺达特快”、“全球闪送”,韵达的“优递达”、韵达特快等,突出不同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目前,顺丰和“四通一达”的快递包裹所占市场份额已进一步提升至81%,头部企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分析,现阶段,几大上市快递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步从业务量、收入等单一指标,走向综合物流服务生态提供商之间的竞争,以摆脱寄递业务因高度依赖电商件,发展趋向同质化、以致盈利空间收窄的恶性循环。
市场份额依然是各物流企业发展势头和整体估值的重要指标。作为中国几大加盟制快递企业中最年轻的一家,据官方数据,上市以来,中通业务量开始领跑“通达系”,包裹量从2017年的62亿件增长至2019年的121亿件,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6%、2016年的15%,增长到2019年的19.1%,并于今年上半年以接近70亿的包裹量首破20%,位居行业首位。
为什么一家起步较晚的公司能在短时间做到行业规模最大?赖梅松强调,过去3-4年,网点明确做好三件事情:首先是激发最前端快递员的内生动力,掌握网点的营业状况,保障其收入;其次是加大末端建设,大力开设菜鸟驿站和兔喜快递超市,提升了网点的代收时效并节省成本;第三是重视网点能力建设,以足够承载今年有望达170亿件的业务量。
据官方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通快递全网服务网点近3万个,转运中心90个,直接网络合作伙伴逾5000家,干线运输车辆逾9900辆,网络通达98%以上的区县,乡镇覆盖率超91.3%,是在加盟制企业中拥有最多自有产权厂房、自动分拣设备和自有车辆的快递公司,而自有资产比率越高越有利于降低成本。
据赖梅松透露,今年中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未来我们大概会在100个总部直管的分拨中心以外,建设是2-300个小分拨”。除了始发中心直连目的地中心的网络,还将建设一张从始发站点连接目的地中心的网,以及第三张始发站点连接目的地站点的网,通过减少二次分拨、增加一次分拨、甚至鼓励零次分拨,来提升时效。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曾指出,目前,中通快递的市场份额和市值在加盟制快递中遥遥领先,但这些是动态的,中通需要加快加盟商或合作伙伴与产业的融合度,对网络的升级有更明确的目标,探索从同质化向差异化到多方位的行业解决方案;并且需要加速在航空、冷链、农村及网络产业化方面的布局,全面提升竞争力。
按照计划,中通目标“成为全球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将在提供集快递、快运、冷链、云仓、国际等一站式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上加速布局,借助规模和协同效应,期望5年内与同行拉开优势差距,10年内形成生态优势。
“快递未来的竞争一定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打群架’,因为只有业态更丰富,整个物流板块的资源才会被充分利用。”赖梅松谈到,中国快递行业的红利尚未开始,快递线上的占比还没有达到峰值,线上销售会持续增长,5年以后有可能中国快递业会进入日均5亿件时代,在此背景下的竞争,更看重优质服务、时效和能力,网络规模良性扩大,形成协同,“快递行业的份额会越来越集中,强者会越强”,他补充:“‘价格战’我认为是暂时的,一定会回归。”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