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如何实现“变废为宝”,广州这场论坛展现前沿技术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09-18 20:08

南都讯 厨余垃圾要“变废为宝”进一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是当前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挑战之一。9月17日,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指导,中国环博会、广州城市矿产协会联合主办的“2020年广州厨余垃圾处理前沿技术论坛”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论坛围绕厨余垃圾行业现状、厨余垃圾处理前沿技术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直面新常态下厨余垃圾处理行业的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探讨可复制、可推广的厨余垃圾治理模式。

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半数

广州提升终端处理能力

去年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新版《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国标(GB/T 19095-2019),对厨余垃圾进行了最新定义。厨余垃圾表示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由此,厨余垃圾包含了来自家庭、餐饮店铺、农贸市场等全部场所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

在全国范围来看,根据各地公开数据,厨余垃圾产生量出现了逐年增加的态势。据统计,广州市2019年进终端厨余垃圾处理处置量约为41万吨,较前一年增长约8万吨。在深圳的城市成活垃圾中,厨余垃圾的量占到一半多。现有数据显示,2010年,深圳市厨余垃圾产生量占生活垃圾总量的50.54%。到2016年,这一数据已增长至60%。

今年夏天,广州市城管局对广州40个家庭开展连续30天的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家庭平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46公斤/人/天,其中餐厨垃圾占62.1%。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类出来被送往处理终端。这对厨余垃圾的终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加强对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投入。

广州向来重视对终端处理设施的投入。据统计,广州目前日均处理厨余垃圾能力为3300吨,在建设施的处理能力为2450吨,预计到2022年设施建成后,将达到日均处理厨余垃圾5750吨。广州拥有目前全国厨余垃圾处理能力最高的两个项目: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和李坑综合处理厂,日均处理能力达到1000吨,后者投产时间为去年的11月30日。

广州还将刷新自己创造的记录。今年6月,广州市新一轮生化处理设施项目集中开工,4个餐厨垃圾(含生物质)处理项目全部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并计划于明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其中,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物质综合处理厂二期工程处理能力将达到1200吨。

新技术入场

厨余垃圾处理行业迎来新热潮

越来越多的厨余垃圾被分类出来去往终端,除了处理能力的提升之外,如何实现厨余垃圾变废为宝是当前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人们眼中的餐桌垃圾在环保行业从业者看来是宝贝。

论坛上,来自高校、社科院所、城管部门、城市矿产行业等多位专家学者、资深从业人士先后进行了10场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专题演讲。

在厨余垃圾处理工艺技术研发和实践上率先踏出一步的广州成为我国厨余垃圾处理工艺技术的摇篮。论坛上,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李湛江表示,厨余垃圾处理的很多工艺起源于广州,再传播到全国。

四川利兴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则璇现场介绍了其公司的核心技术——噬污酵母。噬污酵母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能够在厨余垃圾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生存。这种神奇的酵母菌能够同步降解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多糖、动物蛋白等成分,并转换为乙醇、菌体蛋白等产品,实现厨余垃圾100%地变废为宝。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曾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成示范线,目前在成都市新都区实现产业化落地。

厌氧发酵是一种常见的厨余垃圾处理模式。该方式让厨余垃圾在一定条件实现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形成甲烷等可燃性混合气体,实现厨余垃圾的能源化。广东省华南低碳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彭春宏介绍道,常见的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系统建在城区内,厨余垃圾除了转化成生物沼气,约85%至95%的厨余垃圾变成沼液沼渣, 继而造成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偏高。

他认为,应该把餐厨垃圾处置纳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整体规划中,项目应选址土地资源丰富的郊区或农村,养殖区附近最佳,实现沼液和沼渣就近还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这当中,沼渣沼液的后续处理和施肥方式被视为关键技术。

广州城市矿产协会会长陈激表示,巨量的厨余垃圾孕育着无限的商机,这当中技术和产业是关键所在。论坛现场,有企业代表预计,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逐步开始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尝试,但整体供需缺口较大,厨余垃圾处理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更多企业带着新技术加入行业,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大幅释放,厨余垃圾处理行业或会迎来发展热潮。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通讯员 成广聚 黄世明 吴镝锋

编辑:代国辉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代国辉4185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