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g biang的故乡之味

南方都市报APP • 非虚构写作
原创2020-09-19 10:39

网稿LOGO.jpg

biang biang的故乡之味

微信图片_20200919081806.jpg

◎广东实验中学 初一13班 王伊溦

时光荏苒,星移斗转,岁月安然,总有一抹精彩封尘于回忆之中,总有一丝醇香绽放于舌尖之上,还有那biangbiang的声音总在耳边回响。

故乡,清晨,熹微的晨光轻洒,奶奶便挎着菜篮子出了门,待她返回时,篮子中早已趴上了犹带晨露的青菜。相传陕西著名美食biangbiang面利湿暖胃、酸辣鲜香,于是奶奶趁天寒准备为我们一家烹饪这份佳肴。

村子里凌晨五六点就叫卖的豆腐和豆芽,奶奶在我还做梦的时候就备下了。尤其是老豆腐,被她细细地切成四方块,像魔方,与同样被切成小魔方的红罗卜丁混在一起,堆在案板上,粉粉嫩嫩的漂亮极了。奶奶于厨中和面、醒面,将面擀为长条状后,又开始施展起了她那拉面的绝活。看奶奶扯面可算是一大享受了,只见她紧紧抓住面团两头,一拉一扯,在空中向下甩动着,发出了一阵阵“biangbiang”的声音,随着面条的增长,声音也逐渐清脆。据说,biangbiang面极难书写的名字正来源于此。

尔后,奶奶又于锅中划开一道底油,将粉嫩的豆腐丁和胡萝卜丁葱姜和辣椒面等分别撒下锅翻炒,又加入豆瓣酱,香气氤氲时,整个厨房感觉都在呼吸着这份清香。还没有等我平复心情,收起幻觉,面条开始入锅,翻动、煮滚,再将其箜干、过水,倒入大碗中。舔舐着鲜香的火苗,映照出奶奶麻利的身影,她微笑着在面条间点缀上各色各样的配料,泼入翻滚的菜籽油,一阵更为浓郁的面香便于空气中酝酿。奶奶端上面,刚走出厨房,弥漫的香气就惹得家中人个个垂涎三尺。未品便先闻知其味,又怎一个美味了得?

待端至桌前,我们立刻下筷大快朵颐。细品,biangbiang面口感温润腻滑,嚼劲十足,五香于味蕾之中绽开,滑入喉中,余香犹留。五花八门的臊子,将鲜、甜、酸、咸凝聚于舌尖之上。粗尝,些许花椒与辣椒面,麻与辣相衬,滋味倒是极为开胃,又不会麻木了味觉,引得一家人啧啧称赞,也恰好印证了我们陕西人粗中有细的性格。

奶奶并未动筷。她坐在一旁,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吃相,禁不住喜上眉梢,淡淡的阳光抚上她的面颊,衬得笑靥越发和蔼而动人。

犹记那小小村落的青砖黛瓦,飘然的袅袅炊烟不知不觉泛起一抹淡淡的、难忘的故乡之味——那是一种思念与忧愁。思念中,奶奶忙碌的背影和花白的头发,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这种香甜而忧愁的思念,一直伴着我成长。

回到城市后,无论怎样的珍馐佳肴,都不能唤起我面对故乡之味时,心中那一丝无瑕的感觉了。

朦胧中,似乎又一个暑假来了,我缓缓踏过石阶苔痕,推开那道犹自彷徨的斑驳木门。于是,心中的记忆又被轻轻唤起……

征文启事

九月,从酷热进入微凉。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憧憬和盼望的季节,也是令我们回味和享受的季节。开学了,校园热闹起来了;暖暖的爱意映照出恩师的笑脸;海子“打马过草原”的诗句至今仍在回荡……写下一段关于九月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品味秋的成熟和收获。

征文对象:中小学生

体裁:

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

2020年9月30日

投稿平台:

微信搜索“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小程序

非虚构平台小程序二维码.jpg

800x1423_5f5b5d945b0b2.jpg


统筹:方军

插图:沈淑婷

本期主持:南都记者梁艳燕 实习生麦晓婷

编辑:游曼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