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脱贫路上的顺德力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0-09-23 23:26

“以前没有热水器,冬天用热水、洗热水澡对学生们来说是种奢望,也让他们养成了不爱卫生的习惯,现在孩子们天天可以洗澡,也变得爱干净了,学校成绩也从排名垫底一跃变为全县第二。”谈及学校2年来的改变,四川凉山州美姑县大桥初级中学校长乌尔中田内心非常激动。

这样的改变源于佛山顺德对口凉山州美姑县扶贫帮扶。佛山市于2016年8月开展对口凉山州扶贫协作工作,根据广东(佛山)对口凉山州扶贫协作工作组的部署,顺德区于2017年6月起结对帮扶凉山州雷波、美姑、金阳三个国家深度贫困县。截至2020年8月,顺德累计投入各级统筹款物合计6.72亿元,先后派驻了3名处级干部、6名驻县干部、63名专业人才到当地开展扶贫协作工作。2020年2月,雷波县率先脱贫摘帽,成为凉山州11个贫困县中首批脱贫的县。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收官之年。日前,在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顺德区新闻工作者协会与顺德区扶贫开发协会等联合组织了顺德区新闻媒体深入对口扶贫协作的金阳、雷波、美姑县,南都记者在为期7日的实地采访中,记录了顺德如何从产业帮扶、劳务协作、人才帮扶等领域与凉山当地开展合作,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帮扶下,上述三个县通过逐渐扩大产业实现了“造血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始掌握顺德厨艺、刺绣技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实现了脱贫,还有很多人走出了大山在顺德找到了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923171813.jpg

产业帮扶

产业发展了

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位于美姑县拉木阿觉乡海拔2000米高山上,佛山援助资金达2080万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这是佛山市帮扶美姑县最大项目,预计9月底首批蛋鸡苗将进驻基地,正式进入生产经营环节。

佛山顺德驻美姑县扶贫工作小组组长、美姑县委常委、副县长李福信说,依托该基地,将直接解决25人就业,月工资每人3000元以上;一期基地预计可帯动800-1000户建档立卡户种植饲用玉米4000亩,每亩每年可增加收入1150元,从而使农户获得收入稳定脱贫。

同时,该项目还将采取“蛋鸡托养”模式,帮助贫困户掌握蛋鸡技术经验,优先吸纳贫困户加入专业合作社,成为产业工人或养殖大户,形成“固定收益、经营收入”等利益联结机制,预计带动周边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蛋鸡,每年毎户利润收益将达到2200元左右。

3648x2736_5f6b12d2db642.jpg

3648x2736_5f6b12e03391c.jpg

这样的产业项目在凉山还有不少,对口帮扶工作正从“输血”到“造血”转变。在金阳县,总投资500万元的广东(佛山)对口四川(凉山)东西部扶贫协作落地项目——凉山+平台已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平台目标是孵化凉山地标品牌,实现产业电商扶贫,以达到造血式扶贫效果。”该平台董事总经理李结林说。

据其介绍,该平台通过陆续孵化金阳县白魔芋和青花椒、喜德县的阉鸡和漆器等凉山州17个县30多种国家地标产业品牌,投资孵化立足产业扶贫的返乡创业青年团队,打造凉山产业扶贫第一门户,推动金阳县地标性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将生态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快金阳县特色产业发展,助推金阳县脱贫攻坚。

“目前,我们在金阳已经打造了一个电商中心,销售方面也与重庆的某上市公司签订了采购协议,已经有了良性的发展,预计今年盈利可以达到200万。”李结林说,平台有了盈利后,平台和他个人以及顺德双创基金会将把各自利润的10%拿出来,助力这个电商中心的良性发展。此外,平台还将陆续举行公益慈善活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今年,我们就与网红合作,发动社会各界捐赠了约600万元给金阳县。”

在雷波,2018年至2020年7月底,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驻雷波县小组已引进6家广东优质企业落地雷波,这些企业正在畜牧业产业发展、“凉山食材+顺德厨艺”主题活动、城乡垃圾处理、农业产业发展(山葵和天麻种植,竹笋加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IMG_8868(20200914-160259).JPG

 

图片.png

通过广东投资者落地雷波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582人次;通过股权量化到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奖补和确立扶贫车间等利益联结机制措施,在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直接使8个贫困村及其村民脱贫致富,受惠贫困人口4897人,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740人次。

微信图片_202009221243074.jpg

顺德对口扶贫协作凉山金阳、雷波、美姑县以来,围绕凉山所需,尽顺德所能,倾尽全力开展产业帮扶工作。据介绍,依靠引进企业投资、建设产业基地等方式,顺德对当地的产业帮扶成效明显。在凉山三县,顺德各派驻工作组引进公司16家,投资额达3.1亿元。

劳务协作

学会顺德厨艺

回乡创业实现脱贫

9月10日早上,6辆搭载共230名雷波县务工人员的大巴从四川凉山州雷波县锦屏广场缓缓开出,经过30个小时,他们顺利抵达佛山顺德,开启新生活。“选择到顺德务工是因为顺德给了很大的资金补贴,还贴心做好全程工作安排,这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其中的务工者吉拿古也说。

打好脱贫攻坚战,改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很重要,劳务输出既可以让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又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从而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因此劳务输出是顺德扶贫工作组帮扶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统计,近四年来,顺德年均组织30余家大中型企业到美姑、雷波、金阳举办招聘会,以“因人定岗”方式推动凉山务工人员转移就业。至今,上述三县已有4000余名贫困人员在顺德有了稳定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9221243073.jpg

此外,顺德还组织开展包括厨艺学习、粤绣刺绣等劳动技能培训,让贫困人口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创业、就业脱贫。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的顺德,依托其作为粤菜重要发祥地等产业特色与烹饪专业优势,以“一人学厨,全家脱贫”的理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培育“粤菜师傅”,探索出一条具有顺德特色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四川凉山州美姑县人海来普铁原本无固定收入,靠打散工维生,到顺德厨师学院学厨后,回乡创业开了思源生态农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一人学厨、全家脱贫”的愿景,也带动当地贫困户的脱贫。数据统计,截止2020年7月31日,顺德厨师学院共开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2期,培训学员3005人,其中建档贫困户547人,目前,3005人全部实现就业,建档贫困户全部脱贫。

1265x774_5f6b1dd94d019.png

4032x3024_5f6b1ddadee64.jpg

为让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牛牛坝乡易地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的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李福信从家乡请来了广绣集团顺德富德公司在这里办起了美姑县第一刺绣艺术工作坊,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目前,该工作坊已吸纳40名绣娘就业。

9月9日,20多名身着彝族传统服饰的妇女正在美姑县第一刺绣艺术工作坊车间里面认真地制作绣品,一针一线下,华美的绣品在绣架里面慢慢显现。“要带小孩,出去工作不方便,刺绣学起来也很快,工作也很自由,一个月可以赚2000元,很感谢政府。”20岁的绣娘海来尔西说。

3648x2736_5f6b1e2817078.jpg

微信图片_202009221243078.jpg


特写:

47天走遍34个贫困乡村

扶贫干部趟出脱贫路径

凉山金阳、美姑、雷波三县,全域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山路多穿插在高山与悬崖之间,极其蜿蜒曲折,部分山路还是坑坑洼洼的,由于上路狭窄,一堵车至少要原地堵上30分钟,一路上,随处可见高山上滑下的石头及被石头砸出大窟窿的山路,部分路段还可以看到被废弃的几辆面包车。这里还是高寒、缺氧之地,在金阳县尤有体会,尤其在晚上的时候,但南策炳、李福信、黄海等顺德一线扶贫干部在这里一待就是两、三年,为让贫困户脱贫致富,他们暂别家庭,克服工作、生活和环境、气候等各方面的困难,全力以赴投入扶贫工作。

IMG_8869(20200914-160259).JPG

微信图片_202009221243075.jpg

佛山顺德驻金阳扶贫工作小组组长、金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南策炳到金阳县后,一开始就用了近47天的时间把金阳县34个乡的村全部走了个遍,从高山到金沙江畔,从最边远的村到县城旁边的村,从山嘎达的村到路边的村,几乎都有他的身影,经过走访和梳理,他发现金阳县要实现脱贫,关键是要拔掉“思想观念和产业”两个穷根。

微信图片_20200923182630.jpg

佛山顺德驻金阳扶贫工作小组组长、金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南策炳

3年来,他把顺德好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带给金阳县干部,并积极将这边的群众输出到顺德务工,以让他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通过开阔眼界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他还带领群众既大胆探索发展短期增收的高山养鹅,又兼顾长短效益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园,打造猕猴桃、金银花等试验基地4个,建成依达乡瓦伍村旅游扶贫示范村、丙乙底村旅游民宿等产业扶贫项目18个,有力地解决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难问题,发挥了产业造血的长效功能。

“刚来的时候,劳务输出是很无力的,尽管佛山出台了很强力政策,不仅交通费全免,还有生活补贴等,但逐村逐乡发动下来,只发动了10到20个人。现在大不一样,最多一次输出了400多人,还有100多人自发到顺德务工。”南策炳说。截至目前,金阳县“乡三有”“村七有”“户六有”均已达标,制胜巅峰近在咫尺。熟悉南策炳的顺德干部说,“在顺德的时候,南策炳还是个帅气的美男子,现在明显憔悴了很多。”

D~UFA0J6K[UUCY5TDE$_38S.png

佛山顺德驻美姑县扶贫工作小组组长、美姑县委常委、副县长李福信

又如李福信等顺德一线扶贫干部,从美姑县里出发,到最远一个村下乡超过2小时车程,下乡导致吃饭不规律对他来说是经常的事,甚至有时候到晚上8、9点钟才能吃上饭,他们穿的鞋子都是运动鞋,随时为下乡而准备着。

微信图片_20200923182605.jpg

佛山顺德驻雷波县扶贫工作小组组长、雷波县委常委、副县长黄海

再如黄海,为推动劳务输出工作,他与当地干部一起下乡,先后跑了100多个村,“当时和这些村里的村组长、有影响的村民坐在一起,因为我不懂彝语,就找了个翻译,大家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期间,他们就提出了很多问题,如听说广东很热,热到什么程度;广东吃的东西是不是甜的,我们要吃辣等。”

在走访群众期间,黄海把广东的情况、企业的特点、佛山政策补贴及最真金白银、群众最关心的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宣讲,一段时间下来,当地干部受他影响,讲的比他还生动,他还自己动手制作宣传画报,一番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到顺德就业,最终实现了脱贫。

“他们吃苦耐劳,在工作上是想尽了千方百计,说尽了千言万语,走遍了千家万户,五加二,白加黑,无论本地干部还是群众,对他们都是交口称赞的。”对于佛山顺德扶贫干部,四川省凉山州政协副主席、雷波县委书记王荣华这样评价道。

人才帮扶、企业助力

凉山脱贫背后是整个顺德支持力量

微信图片_202009162040181.jpg

“支教很有意义,是我的一生中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事,如果条件允许,我会一直支教下去。”今年58岁的章自然是佛山顺德罗定邦中学的一名教师。也是佛山对凉山支教老师中年龄最大的,今年,刚完成凉山州盐源县支教工作不久的他再次主动请缨,选择到雷波县继续参与支教工作,并获得批准。在他教学下,越来越多的凉山学子有了走出大山的自信。

如今,虽然章自然踏上了新的征程,但是他每天会翻看他手机相册里面保存的盐源县孩子们给他的送别信,每当看到信中一句句“我会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学校到广东找你”、“以后要像老师一样做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等真情告白,章自然都会激动不已,也更加坚定了他将支教路走下去的决心。他也是佛山对口凉山支教老师的缩影。

人才帮扶是佛山顺德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举措之一,除了支教教师,顺德还派出了支医医生到凉山对口帮扶县开展帮扶工作,李丽梅是其中的典范。

微信图片_20200917192219.jpg

“凉山地区比较贫穷、医疗方面也很差,确实有帮扶的需要,之前也有医生过去,于是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李丽梅今年38岁,来自广东河源,如今是佛山顺德伦教医院副主任医师。2019年,当她了解到佛山对口扶贫凉山后,她主动报名参加,于10月从顺德出发,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雷波县妇幼保健院支医。她的到来,让雷波县妇幼保健院暂停了7年的产科业务重新启动了起来,也为该院开创了历史先河,在她的帮助下,该院成功开展建院60余年来首例异位妊娠单侧输卵管切除术(俗称宫外孕手术)。

除了人才帮扶,作为制造业大区的顺德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创新多种形式参与精准扶贫。9月8日上午,50台由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和》)捐赠的电热水器顺利安装在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对坪镇中心校和春江乡中心校的洗澡室内,解决了这2所学校多年来冬天没有热水澡洗的难题。

微信图片_20200923182811.jpg

此前,和的慈善基金会通过佛山慈善会捐赠春江乡79万元,建设饮水工程,为学校和周边群众解决饮用水难题,为他们带去顺德人民的一片情意、善心与温暖。9月11日,拥有60多年历史,专一做食品行业的广东万士发饼业有限公司向四川省雷波县斯古溪乡中心校、四川省雷波县簸箕梁子乡中心校(含幼教点、幼儿园)、四川省雷波县箐口乡中心校2300多名学生捐赠了2700份160g铜锣烧夹心蛋糕,总价值10800元整。

而这些企业,只是顺德众多帮扶凉山企业中的一员。而南策炳、李福信、黄海、章自然、李丽梅等一线扶贫队伍及热心企业的背后,是整个顺德的支持力量。在一系列扶贫举措和扶贫干部的带动下,顺德对口帮扶的凉山三县都在脱贫攻坚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雷波县已率先实现脱贫摘帽。

统筹:南都记者陈飞龙

采写:南都记者陈飞龙 路漫漫

摄影:南都记者陈飞龙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飞龙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