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举行船舶溢油综合演习,出动亚洲最大溢油清污船!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江门
原创2020-09-24 21:15

南都讯 9月24日,以“应急油化污染,助力生态江门,保护清洁湾区”为主题的江门市大规模海上溢油应急综合演习在广东江门新会银洲湖水域举行。本次演习涉及科目复杂、参演力量多、展示技术装备新,是江门市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海上船舶油污染应急搜救综合演习。演习由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和江门市人民政府主办,江门市海上搜救中心、江门海事局、新会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广东海事局、江门市海上搜救成员单位、江门市相关部门和港航企业100多人出席观摩。

微信图片_20200924195715.jpg

演习模拟一艘载有3000吨柴油的船舶突发机损故障失控,与一艘干货船在新会银洲湖水域发生碰撞,造成油船货舱破损,油船载运柴油溢出造成水域油污污染需清除,柴油泄露至货泵舱,引起火灾随时有爆炸危险需灭火。

江门市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救援行动:协调附近的公务船艇进行临时封航警戒,对现场溢油区域实施围控;组织船舶对事故油船载运柴油进行过驳转移;协调转移遇险船员及消防灭火;协调力量现场实施清污。演练持续150分钟,共出动指挥船、封航警戒船、消防船、溢油回收船、清污作业船等各类船舶20艘,无人机两架,参演人员156人。

通过演习活动,较好地锻炼了海上油污染应急处置队伍,提高了工作水平,检验了江门辖区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和搜救中心各成员单位协同作战能力。同时,演习中亚洲最大的溢油清污船、最新开发的油污染漂移预测软件、海上巡察最大的固定翼无人机等一批新技术和装备得到集中展示。

装载危险品船海上失控遭碰撞泄漏并起火

复杂环境下如何开展溢油应急大救援?

一艘满载3000吨柴油的船舶航行至广东江门银洲湖水域时,突然机损故障失控,与一艘干货船发生碰撞。发生碰撞后,货舱破损,部分柴油泄露至水面,请求紧急救援。江门市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通过智慧海事平台、海事之眼等信息系统,核实船舶遇险信息,分析险情,核实遇险信息分析险情,评估确认为“特别重大海上险情”,按程序启动应急响应,联合多部门开展海陆空溢油应急处置行动。江门海事局收到市搜救中心的指令后,迅速调派海巡船艇前往出事海域,在现场警戒和组织溢油围控。指导遇险船上船员采取关闭阀门措施控制泄露,同时迅速调度附近的清污船舶使用多道围油栏对溢油水域进行围控。

微信图片_20200924195719.jpg

随后协调附近的油船对遇险船进行船对船过驳作业,将遇险船上剩余的油品转移,消除进一步泄露的风险。船对船船过驳危险货物是一项高风险、高要求的作业,重中之重是控制可燃物和控制火源,必须严控船上任何可能产生火星的作业。紧接着模拟遇险船在过驳作业过程中油品泄露到货泵仓引起了火灾,并造成人员受伤,船上10名船员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需要转移。在船员采取自救灭火措施失效后,搜救中心立即协调派出“海巡09428”赶往遇险船进行人员转移,并派出“海巡0427”“珠港拖6”“海洋石油258”多种类型的消防船舶对遇险船实施灭火,在靠近遇险船的上风向,多个角度用高压水枪喷水降温,向着火点进行喷射泡沫,在多艘船舶密切协作下,大火很快被扑灭,经勘探查实,已无复燃危险。

最后开展的演习项目是船舶溢油清理,在海巡0949的现场指挥下,港清防污027、海洋石油258等多艘清污船舶的协同工作,展开溢油回收装置,对水面浮油进行收集回收,使用吸油毡、吸油拖缆对油污进行清除。经过海面溢油污染围控、回收清除等多项复杂工作,将事发水域残余油污进行了清理。经环保部门现场取样检测,事发现场水质达标,溢油处置行动结束。

水下探摸、空中监测、海上回收

“潜、空、海”科技利器集中呈现

演习中,首先抵达事发现场的救援船舶,使用水下机器人对遇险船舶水下破舱位置进行勘探,迅速有效判断船舶破损程度及油类泄露风险,对之后采取的救援行动决策起到重要的信息辅助。据了解,该款机器人下潜深度达50米,前进、后退、左右移动距离300米,清晰成像距离3米,是水上事故救援中进行水下探测的利器。

随后使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对溢油水域进行空中监测,并将监测情况传送给现场指挥部,结合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研发的溢油漂移预测系统,准确分析溢油漂流情况,为下一步的溢油围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次演习使用的无人机,巡航速度可达70-120km,搭载双光吊舱,支持可见光30倍光学变焦,和1080P高清输出,在微光条件下拍摄清晰的视频和图像,具有目标锁定和跟踪能力,搭载多光谱相机,进行水面溢油监测。重点参与消防和溢油清理科目的“海洋石油258”,是亚洲最大的溢油清污船。该船配备了溢油监测雷达一套,有效监测距离达4.5公里,可24小时进行监测,舷侧装有内置式收油系统,回收能力为每小时200立方米,可以回收各类溢油,同时还配备消油剂喷洒装置,能有效清理在水面的残油。本次演习,各装备集中展示,在对油污染应急处置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00924195911.jpg

应急练兵场多方聚力

携手共建海上溢油应急共同体

近三年,江门市水域因碰撞导致的船舶溢油应急响应共5次,由于处置得当,措施有效,均及时对船舶溢油进行了有效的围控和清除,并未产生更大影响。船舶溢油通常伴随着碰撞、自沉、触礁等事故发生。如前段时间毛里求斯的日本货船因船舶触礁导致燃油泄漏造成重大海洋生态灾难,再次给我们提醒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演习总指挥、江门市人民政府二级巡视员容新荣指出,举办这次演习,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江门市地处珠三角水网地带,有江有海,航运及船舶工业发达,特别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及黄茅海跨海通道、崖门出海航道二期等海上重大项目的开工,海上活动频繁,海上搜救应急任务重,不断加强应急演练和能力建设非常必要,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他同时希望市海上搜救中心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有关各方继续加强协同配合,不断完善和提升应急能力,为江门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建生指出,本次演习对江门市海上重特大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了综合检验,效果很好,体现了江门市对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提高海上溢油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视。他强调,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是海上安全保障链中的最后一环,是水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有关各方给予更多的重视。

微信图片_20200924195722.jpg

链接:

近年来,江门市水路运输呈高速发展态势,2019年江门市港口吞吐量达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6.5万标准柜,危险货物吞吐量为1107万吨,进出港船舶23.8万艘次。随着港口、临港产业和航运业的迅速发展,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到港船舶大型化趋势,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的风险也日益增加。2018年以来,,江门市政府印发实施专项规划,推动建设船舶污染事故风险应急能力建设,降低污染损害程度。目前,江门辖区建成了10个水上溢油应急设备库,并配置了溢油应急物资、设备、车辆,形成了覆盖全市水域的溢油应急反应网。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江门市海上搜救中心将充分发挥好“海上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坚持以防为主、平战结合,切实强化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和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搜救应急工作,提升海上船舶溢油应急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海上生产、作业、运输提供可靠应急保障,助推我省海上搜救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服务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采写:记者严亮  实习生关海俊  通讯员邓洪福 朱一鸣

编辑:严亮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严亮7140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