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澳门宝宝来广州“修心” 重症转运增强,延伸了救治触角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09-25 08:59

当一项医疗技术足够先进,辐射到的不仅仅是本市、本省,甚至可以延伸到境内关外。尤其是在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推进,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先天性心脏病宝宝,就能享受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研所团队提供的先心治疗服务。

7月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先心救治团队,接连收治5例从澳门转运过来的重症、复杂先心宝宝,并为这批年龄均未超过3月龄的孩子成功实施了手术。自省医于2000年开通危重症新生儿和儿童重症转运绿色通道后,近三年的转运危重症先心病患儿数年均150例左右,而重症儿童(含非先心病患儿)数超过900例。还有过孩子带着ECMO转运过来成功救治的案例。

WechatIMG2171.jpeg

紧急为来自澳门的先心宝宝进行手术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教授表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国际仍处于大流行的背景下,与澳门特区之间跨境转运其实面临许多困难。但为了不放弃任何一名病患,两地医院积极合作,终令5位澳门“先心宝宝”成功转运获得救治。随着去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成为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后,省医将进一步带动区域内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水平的提升,发挥“国家队”的带头辐射作用。

WechatIMG2172.jpeg


接二连三的来了五个    

最后一个也已达到出院标准

“当初在澳门辗转了两家医院,住了1个多月,后来病情突然加重,有人告诉我们要到国外救治,当时好迷茫。后来通过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得知,之前有好几个病情很危重的宝宝转去广东省人民医院做心脏手术,效果不错,我决定试一试。”患儿小冀(化名)父亲表示。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小儿病区主任及儿童心脏中心副主任温树生告诉记者,这是今年7月以来接受的第5例跨境转运救治的澳门危重症“先心宝宝”,随着前4例的顺利出院,小冀也将于近日出院。

小冀能来到广州救治,源自于8月25日的一通转运电话。

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转运电话响起后,收到的是来自澳门山顶医院医生的求助:“我们这里有个宝宝,7月13日出生,早产31+周,出生体重1.65kg,现在2.6kg。刚出生他就嘴唇发紫,做心超他有复杂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早期用药可以维持经皮血氧80%左右,但是昨天突然心跳快停了,我们做了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现在暂时缓过来,但还是很危重,你们能派车过来接吗?”

澳门医生一口气说了好多好多的术语,通俗点解释就是孩子不幸罹患先心,不及时手术治疗将面临生命危险。

但澳门特别行政区,属于境内关外,虽有港珠澳大桥、拱北口岸相连,转运病童毕竟跨境了。对方医院及时联系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而省医的接收团队也开始紧急报备。带上新生儿转运系统(配备呼吸机、监护仪、吸痰机、保暖箱、输液泵以及各种抢救药物),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全程穿戴防护服,出发到拱北口岸等待,小冀则在呼吸机支持及严密监测下,从澳门到广州实现了全程无缝衔接,安稳地被转至省医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经过有效内科处理,宝宝病情逐渐稳定,并且在入院两天后撤除呼吸机,甚至不需要吸氧。

“但孩子先心的复杂程度,又给手术方案的制定带来了麻烦。经与家属反复商量,决定在宝宝入院半个月后,体重平稳增长至3kg时,进行彻底根治性手术。”

WechatIMG2173.jpeg

温树生率医护团队在手术中,成功解决了孩子的肺动脉闭锁,修补了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结扎了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一台手术,同步解决了四大问题,小冀的心脏结构近似于正常心脏。

“在澳门时,医生说他的心跳快停了,我们是怀着孤注一掷的心情来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更没想到我的宝宝这么快就能出院。”怀抱着2个月大、体重3kg的宝宝,小冀爸爸兴奋地说,“作为父母,我们哭了无数次。但是我们很骄傲,他战胜了病魔,此刻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恩,多亏了祖国母亲张开的怀抱,多亏了澳门政府的积极斡旋,也多亏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医护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的护理。”

而小冀,并不是广东省人民医院转运通道中的唯一澳门受益者。8、9月间,澳门已经有5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在两地医护人员及珠海海关、珠海边检、澳门卫生局等机构的通力合作下,从澳门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就医,其中3例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均诊断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分别为:重度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3kg,1月龄),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2.95kg,出生仅两天)和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2.62kg,31+6周早产儿,纠正胎龄38周)。病情复杂,体重低,一个个棘手难题,均由心外小儿科温树生主任带领的团队下巧妙化解。

广东建设的先心病救治网  

辐射范围越来越广

“很多危重先心病,在母体怀孕16周阶段已经可以得到诊断。越是复杂的先心病,越应该在胎儿期间得到早期诊断,通过围产期一体化治疗,及早接受救治。”省医儿童心脏中心主任张智伟介绍,“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一个先心病救治网络。随着省医入选区域国家心脏中心后,未来应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智伟表示,广州、澳门两地的合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有渊源。当时广东省人民医院老院长罗征祥带领心脏外科团队来到澳门镜湖医院,帮助其创立了心脏外科,之后两院交流一直紧密。

新冠疫情防控需要,一度隔断了省医与澳门同行之间的正常交流。但是对于这五个复杂、重度的先心患儿来说,他们等不起。

“第一个转诊过来的患儿,在胎儿期就确诊为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出生前就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外科取得联系,生后分别在澳门的镜湖及山顶医院密切监护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及积极的内科救治,他们的新生儿及心儿内科监护及治疗水平非常高,守护了这些危重症宝宝们挺过了第一阶段的危险期,同时在穗港两地申请转诊治疗”,广东省人民医院NICU主任刘玉梅告诉南都记者,彼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压力非常巨大。最后还是院长余学清拍板,在不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造条件,克服困难,向澳门地区的患者伸出援助之手。

小家伙病情出现变化前,已经转诊广州及时手术,术后顺利康复。

WechatIMG2174.jpeg

先心宝宝跨地区转运时,就需要专业的育婴箱和生命维持、监测设备

危重新生儿转运有“绿色通道”

“危重先心病特别是在新生儿期需要转运的,大多是涉及到大血管或心脏内部的严重结构问题,因此对转运和围手术期的一体化管理要求都很高。”广东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刘玉梅介绍,作为国家级新生儿科医师专培基地,以及省级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省医在2015年至2019年,转运危重症先心病患儿每年平均达150例左右。

“自2000年开始,省医就对危重症新生儿和儿童开设了‘转运绿色通道’电话热线,24小时开放。最远曾对东北新生儿通过飞机成功转运。今年疫情期还曾成功进行过华南地区首例ECMO支持下的危重症患儿转运。”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孙云霞强调,转运也是围手术期一体化管理的一部分,规范专业才能让患儿得到安全救治。

据悉,目前省医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均设置有专门的转运热线电话。当先心患儿或危重症患儿需要救助时,均可通过两条转运热线直接对接省医。“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转运对接,比患者自行跑来挂号、门诊对接要便捷得多。”

广东省人民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4小时转运电话:18988882345

广东省人民医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转运热线:   18922225413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实习生萧嘉佳

            通讯员郝黎   张蓝溪  靳婷

图片、视频     受访者提供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