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广东省、东莞市调研组一行到桥头镇检查考评莫家拳省级非遗保护单位运作情况。多位省级非遗专家前来“把脉”指导,为莫家拳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一级主任科员桂水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马建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体育部副教授李蓬等省、市专家调研组一行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桥头镇文广中心负责人首先汇报了“莫家拳”项目保护单位自评和开展项目保护传承等情况介绍。
桥头镇委镇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莫家拳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尤其是桥头文广中心作为莫家拳项目的保护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场地等各方面都不断积极进取,为莫家拳的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2009年桥头镇将莫家拳在全镇各中小学铺开教学,并以桥头第一小学为代表形成独具本土特色的莫家拳大课间,为莫家拳传承发展打开了一条“进校园”的道路,也为东莞市乃至广东省非遗传承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此同时,桥头积极主动与广州体育学校、广东省武术协会开展项目的合作,合作项目涵盖了书籍的出版、教材的编写、段位的制定和推广。
如今,在省市镇村多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桥头在石水口村建成了以莫家拳武术为主题的公园,有武术长廊、器械展览馆、莫家拳武术馆,大洲社区也设有莫家拳传习所,满足人民群众学习莫家拳的需求。目前,桥头镇举办的所有莫家拳培训班都是免费的,教练、场地的支出均由镇、村两级承担。既保证师傅们的收入,又通过“进社区”“开馆授拳”多种方式传承莫家拳。
座谈结束后,与会人员一同还前往石水口公园莫家拳传承基地,参观中华武术器械展览馆、中华武术文化长廊、南拳文化宣传栏、莫家拳武术馆。
省市调研组专家希望,桥头镇能够继续突出莫家拳的影响力,继续挖掘功法和技法,继续创新推广手法,继续完善收集莫家拳的历史。
来源:悦读桥头
编辑:刘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