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多年,携程曲线收获支付牌照,或发力金融寻求新增长点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经济
原创2020-09-28 23:09

携程金融版图再度扩大。南都记者注意到,持证支付机构上海东方汇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近日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上海市国资委变成了携程网创始人之一范敏。携程方面回应称,携程集团受让东方汇融100%股权申请正式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通过全资收购的方式,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

曲线收获支付牌照

据了解,东方汇融成立于2011年,并于次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许可范围是互联网支付以及上海区域的预付卡业务,并推出了第三方支付机构东方宝。目前,东方宝主体的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全国)、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上海市),牌照有效期至2022年6月。

通过入股第三方支付机构东方宝主体的母公司上海东方汇融文化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融文化”),携程终于拿到了支付牌照。据国家企业信用工商信息显示,汇融文化股东于24日悉数退出,目前,该公司由成都携程旅行社有限公司(下称 “成都携程”)全资持有。

公开资料显示,成都携程成立于2007年,2016年,成都携程控股股东变更为范敏,工商变更后,范敏成为东方宝实控人。据携程官网显示,范敏任职该公司董事会副主席和公司总裁。

实际上,携程曾公开表示,公司几年前就已向央行提交了支付牌照,一直在等待批复中。历时多年,终于将牌照收入囊中。


补齐短板 发力金融业务

实际上,携程曾因“无牌经营”被质疑。据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5月,北京逢时律师事务所张发海律师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实名举报携程预付卡涉嫌违规。张发海认为,携程在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违规开展预付费卡业务。该举报被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受理,被立案调查。

业内人士分析称,携程曾因无支付牌照“违规开展支付业务”引发风波,而近期监管三令五申强调需要是持牌机构才能开展金融,出于合规压力,携程需要推动牌照获取事宜。另一方面,携程也需要在现有经营业务外,拓展金融业务的版图。

前两日,携程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数据,携程第二季度营收32亿元,同比下滑64%,环比下滑33%;归属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88亿元,上个季度净亏损5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4.03亿元。

受疫情影响,携程各方面业务收入均严重下滑,特别是在交通票务以及旅游度假上。其中,住宿预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3%,交通票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8%;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第三季度预期收入展望也仍将同比下降47%-52%。从股价走势看,昔日的大牛股自2017年7月以来也一路下跌,近三年股价已腰斩。

对于此次交易的达成,携程集团方面表示,在全球旅游业遭受疫情重创的背景下,希望通过此次与东方汇融的合作,在进一步改善文旅产业支付便利性的同时,推动文旅产业支付运用场景升级,切实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支付牌照正式落地后,携程方面在金融领域的空白也将被填补,让金融成为新的收入渠道。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编辑:熊润淼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