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广绣传人陈少芳:广绣要紧跟时代,带着对生活的思考!

南方都市报APP • CBDTIMES
原创2020-09-27 22:17

9月27日,广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3岁的陈少芳做客“大师下午茶”直播间,进行了主题为“一针一眼构新彩,一丝一线传新意”的分享。在直播中,她不仅分享了自己与广绣密不可分的人生经历,还与观众共同探讨了广绣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大师下午茶”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方报业289艺术、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直播间位于广州文艺市民空间。

WechatIMG824.jpeg

陈少芳

将国画工笔与广绣技艺完美融合

1962年,陈少芳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在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担任广绣设计工作。曾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的她,从事广绣艺术设计工作至今已有50余年。

研习、创作广绣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陈少芳画出来的设计图中多带有“画的语言”,广绣师傅难以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刺绣手法。

陈少芳说,经历了长期的学习和磨合后,我意识到想要做好广绣,首先必须了解它的本体语言,即先熟悉广绣的针法技艺、刺绣过程和色彩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传统广绣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随后她设计出了《纺织姑娘》这一作品。这份作品首次将国画工笔与广绣技艺完美融合,成功做到“画+绣”的统一,是她创作生涯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作品。

任职于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期间,陈少芳便指出广绣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题材太过陈旧,不能迎合当下社会的审美。但时值六十年代末,民间工艺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刺绣厂相继转产、停产,刺绣行业遭到重创,创作人员也无暇顾及融合、创新等工作,广绣的创作一度陷入低迷期。

陈少芳对此深觉惋惜,作为设计人员,我要将广绣这门艺术坚持下去。广绣自身独特的艺术内涵与研究价值,不应该就这样被埋没在历史中。

WechatIMG825.jpeg

陈少芳的广绣《戴安娜》

WechatIMG826.png

陈少芳的广绣《岭南锦绣》局部 

古艺传今,绣手出新

伴随着政府“全面复工复产”的号召,陈少芳毅然决定筹建广绣艺术研究所,力求抢救、保护、创新、发展广绣技艺。陈少芳说,在吸取传统广绣优秀技艺的基础上,我为广绣加入了众多现代绘画艺术元素,形成了现代广绣艺术的新风格和自成一格的刺绣演绎方法。

改革开放后,陈少芳萌生出一种想法,试图将广绣技艺通过“理论”和“实物”两种途径保存下来,以防广绣技艺再次走入绝境。她说,理论上,我想要通过文字将各种广绣技艺记录在册,编撰成书供后人学习、阅读;在实物上,我前后花费了十年时间设计了这幅原创长卷作品《岭南锦绣》,该作品长13.8米,高1.2米,被誉为“广绣划时代的世纪之作”。

《岭南锦绣》巧妙地融汇了中西绘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并集中了几乎所有广绣的针法与技法,为研究广绣技艺留存下一件示范性作品。

随着深入研究,陈少芳还发现,广绣作品中缺乏对现代人物的研究。于是她再次挑起大任,投身到对现代人物绣的研究中去。

“作为设计者,我们要把做设计的思考放到日常生活中去,要时刻都把广绣放在心里。”五十多年来,陈少芳都带着这样的决心不断努力着。

谈及对广绣的未来发展,陈少芳希望,广绣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作为岭南地区的特色艺术形式,广绣应该被发掘的不仅是它的商业价值,还有它饱经历史打磨的文化价值。通过让大众了解广绣文化和广绣作品,激发更多有想法有创意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一行业当中,广绣作品才能够常变常新,与时俱进。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通讯员路梦瑶 

编辑:许晓蕾

36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许晓蕾9283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