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快递港股敲锣,市值超两千亿港元,港交所迎最大物流股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0-09-29 12:42

9月29日,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下文称“中通快递”,纽交所代码:ZTO,港交所代码:2057)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正式挂牌,上市高开11.93%,报244港元/股,盘前成交1.68亿港元,最新总市值2070亿港元。在港上市后,中通快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A类普通股将与在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完全可转换。

1601347854450.jpg


至此,中通快递成为继小米、美团、阿里巴巴、京东之后,第五家以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的企业,也成为第一个同时在美国、香港两地上市的快递企业,亦是港股物流板块市值最大的企业。中通表示,“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将为我们提供进一步扩大投资者基础及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

依据前一日披露的公告,中通此次在全球发售4500万股A类普通股(包括国际发行和香港公开发行),发行价定为218港元/股,获6.69倍认购,所得款项总额约98.1亿港元,用于公司的基础设施和产能开发,增强网络合作伙伴的能力及网络稳定性,及投资物流生态系统和一般公司用途。

“中通在港交所的股票代码是2057,20代表2020年,57正好是中通成立第一天的业务量,这是两个新起点的碰撞,开启了中通新的征程。”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表示,将充分把握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在深入拓宽国内快递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加速开拓国际快递市场,拓展产业,构建生态,把握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趋势,在全链路综合物流方面形成竞争力。 

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

南都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中通快递香港上市“云敲锣”人员均来源于各部门一线基层员工:例如,中通快递北京花园桥网点快递员李杰,曾代表300万快递小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因紧张而重复两遍发言被称为“紧张哥”;广东深圳华强北网点经理汪成良作为网络合作伙伴代表,曾放弃公务员“铁饭碗”,将停运四个月之久的网点“救活”并重新盈利;集团服务质量中心客服专员徐珊珊作为客服代表,曾7个月内完成仲裁约8000票并保持0投诉率……

1601347869053.jpg

敲钟现场

公开信息显示,中通快递成立于2002年5月8日,2016年10月登陆美国纽交所,成为首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快递服务商,也是当年美股年内最大IPO,上市当日市值121亿美元。截至9月28日美股收盘,中通美股市值265亿美元,相比4年前增长119%。在今年5月,中通的股价较年初上涨50%,市值曾创纪录至276亿美元、接近人民币2000亿元。

作为中国几大加盟制快递企业中最年轻的一家,据官方数据,上市以来,中通的快递业务量开始领跑“通达系”,包裹量从2017年的62亿件增长至2019年的121亿件,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6%增长到2019年的19.1%,并于今年上半年以接近70亿的包裹量首破20%,位居行业首位。公司2017财年至2019财年总收益年复合增长率为19.18%,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21.54%。

在股权架构方面,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持有中通快递27.3%股权、拥有78.4%的总投票权,若按最新市值计算,其身价达72亿美元;常务副总裁、中通快运董事长赖建法和中通董事副总裁、北京公司董事长王吉雷分别持股8.5%、6.4%,阿里巴巴持股8.7%、为第二大股东。

据官方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中通快递全网服务网点近3万个,转运中心90个,直接网络合作伙伴逾5000家,干线运输车辆逾9900辆,网络通达98%以上的区县,乡镇覆盖率超91.3%,是在加盟制企业中拥有最多自有产权厂房、自动分拣设备和自有车辆的快递公司,能较好地在产能增长的同时控制成本。今年前6个月,中通营收103.2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达18.23亿元,盈利水平仅次于顺丰,成为加盟制快递企业中最会赚钱的一家。

国泰君安研报分析称,按照电商快递行业的商业属性,在行业价格相同时,龙头企业可以通过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利润率;在行业成本相同时,龙头企业可以通过更好的时效获取更高的价格,从而也能够获得更高利润率。

目前,顺丰和“四通一达”的快递包裹所占市场份额已进一步提升至81%,头部企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大。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分析,现阶段,几大上市快递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步从业务量、收入等单一指标,走向综合物流服务生态提供商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以摆脱寄递业务因高度依赖电商件,发展趋向同质化、以致盈利空间收窄的恶性循环。

“从创业初期到2015年,其实我们只做一件事情:如何把快递时效效率做到极致。从2016年开始,我们建生态”,赖梅松在近日的2020走进中通客户答谢日活动上提出目标,希望中通能够在包括快递、快运、冷链、云仓、国际、金融等业务的综合物流方面形成体系,借助规模和协同效应,5年内与同行拉开优势差距,10年内形成生态优势,成为“全球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商”。

接下来,中通还将重点通过投资基建扩大产能,以承载更多业务量。南都记者注意到,中通此次港股上市的募资中,一半(48.37亿港元)都被用于产能开发。“今年中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据赖梅松近期透露,中通云仓的日单量约70多万,今年的目标是100万单;中通国际正积极拓展,东南亚开始布网投运的已有5国。另据了解,9月,中通快运日发件量首次突破100万件,进入快运行业的第一梯队,被业内认为或是中通集团的下一个IPO标的。

不过,招股书坦言,中通快递的业务高度依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面临客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劳动力供应全面收缩、与网络合作伙伴及其雇员合作持续性等各方面的潜在风险。在业内看来,对于一家加盟制快递企业,中通和同行一样还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维护加盟网络的稳定性、提升末端服务质量、扩大存量市场的占有率、平衡好日益增长的快件量和成本开支、建立“护城河”拉开与第二三名的差距,以及应对新入局者的竞争,等等。

赖梅松预判,中国快递还将在较长时间保持年增量100亿件,“规模效益好,时效快,服务质量优的企业一定会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他认为,“未来加盟制一定是有优势的”,“直营网络的服务更好,大家更愿意给他溢价,这本身不是由直营制或加盟制决定的,而是末端等环节的效率没有做到极致。”因此,除了经济快递的长板,“中通在中高端领域是有机会的”,“快递未来的竞争一定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打群架’,因为只有业态更丰富,整个物流板块的资源才会被充分利用。”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田爱丽,甄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