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岳青 9月29日,广东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穗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分工》《广东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指标》《广东青年民生实事项目(首批)》等3个文件,将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广东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通讯员供图
据了解,自2018年底广东省出台首部《广东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以来,各项青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广东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全省21个地市的市本级、108个县(市、区)已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其中16个地市实现联席会议机制县(市、区)全覆盖;广州、深圳、汕头、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7个地市出台市级中长期青年规划;构建了涵盖41个重要指标的青年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在创新强省、青年高技术人才培养、青少年社会工作和青年住房保障等围绕广东发展中心大局和青年核心需求等方面的内容作出了创新性探索;出台首批14个青年民生实事项目。
广东首批确立的14个青年民生实事项目。
此前,团广东省委围绕“广东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在17万多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中、1.5万条青年意见里,7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存在“房价过高”或“房租太贵”的现象,这成为青年踏入社会、站稳脚跟的障碍。
如何有效解决青年住房问题?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住房保障货币化改革、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通过“单位团租”和“个人申请”并举的方式,将新就业无房青年纳入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和租赁补贴等保障范围,极大改善了青年人住房条件。
此外,团广东省委指导开展了“团建安居行 无忧毕业季”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住房保障行动,深圳等市为求职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等,也有效保障了部分新就业无房青年有屋可居。
深圳“青年驿站”为求职应届毕业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 通讯员供图
未来,广东将建设统一的信息化查询服务平台,为青年提供最新住房政策、房源资讯、保障性住房申报信息以及房源精准配对等服务。“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住房保障服务已被确立为首批青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接下来,我们将加快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人才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鼓励产业园区等就业密集、居住集中的地方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优先面向应届毕业生配租。还将指导广州、深圳探索推进小户型、低租金政策性租赁住房筹集建设工作。”广东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除住房保障项目外,广东首批确立的青年民生实事项目还包括广东省青少年权益维护和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及就业促进、广东青少年活动和服务阵地建设、青年学子基层服务成长、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新生代产业工人服务等项目,致力于推动解决青年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具体的落实举措。
“我们将优质的教育带入课堂,同时也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个落后地区的同学。”汕尾市陆丰市东海镇上海小学支教老师金志贵说,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当地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 两位志愿者的到来改善了这一情况。
据了解,2019年以来,广东省累计派遣1826名支教志愿者服务于粤东粤西粤北57个县区的741所学校,累积每学期为乡村学校提供逾54万节精品课程。志愿者们在广袤的南粤大地上发光发热,为农村孩子送去知识与温暖。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宣传海报。 通讯员供图
这是广东省积极推动青年发展规划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广东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聚焦当前青年成长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的核心权益,围绕青年思想道德、青年教育、青年健康等9个领域确定了42项发展措施,推动青年工作,凝聚青年力量。“青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年工作才有存在感,青年发展规划才能达到初衷。”团广东省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青年教育领域,广东还启动实施“广东技工”工程,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各29个,创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3所、国家职业训练院3所、高水平技师学院10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青年就业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东多措并举做好青年“稳就业”,全力推动制定《广东省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列入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预备审议项目;落实“促进就业九条”,从失业保险基金提取35亿元用于创业担保和贴息支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8万人次;持续实施1个亿的“攀登计划”,资助5千个科创团队。
“攀登计划”华师讲堂。 通讯员供图
此外,广东积极推动港澳青年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大力推动三地规则衔接,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建筑、旅游、医疗等职业资格认可取得新进展。广东还与港澳共建13家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截至目前累计吸纳近400个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入驻孵化。
2025年的青年应该是什么模样?广东通过设立科学、规范的统计监测指标,描绘出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画像”。“统计监测指标能帮助全面了解青年现状与发展趋向,发掘青年核心需求,帮助青年实现更好的发展。”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林楠教授说。
2019年底,团中央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统计监测工作方案》,制定了包含26个指标的青年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为增强广东青年政策的系统性和科学化水平,切实提高青年发展规划实施的施策能效,广东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开展前期论证研讨工作。联席会结合广东省情和青年特点编制监测指标,向47个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最终出台了41个重要指标的监测体系。其中广东特色监测指标主要集中在青年教育、就业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如新增了推动青年均衡发展的“农村户籍考生高考录取比例、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指标,反映青年就业创业活力的“青年获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数、资助金额”“35周岁(含)以下法定代表人市场主体比例”等指标,促进青年社会融入的“新就业无房青年获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实物保障户数、住房补贴户数”等指标。
编辑:叶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