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超7成政府官网获评优秀 官微表现参差不齐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0-09-30 10:25

南都讯  “南都珠海数字政务服务能量榜2.0”同时发布的还有“数字政务服务指数”和“政务新媒体发展指数”两个子榜单,这两个子榜单分别测评各部门官网和官微的数字政务服务水平以及影响力、传播力、互动性,总分各50分,测评得分30分以上即为合格,得分40分以上为优秀。

整体而言,各政府部门官网的“数字政务服务指数”相差不大,14个部门官网测评均为优秀,占比达73.6%,其中珠海市公安局、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本次测评中均拿下满分,还有多个单位距满分也只有几分之差。

不过,在测评官方微信号的“政务新媒体发展指数”上,各部门的差距明显拉开。得分在合格线以下(得分低于30分)的部门有6个,分别为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珠海市水务局、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珠海市统计局、珠海市财政局、珠海市审计局,占比为31.5%;13个部门在合格线上,合格率接近7成,其中得分在40分以上、表现优秀的单位有7个,占比约4成。

得分低于30分的6个部门失分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传播力弱、互动性不够,以珠海市水务局官微为例,其头条阅读量均维持在300以下,非头条阅读量基本在100以下,传播力、与粉丝的互动均有待提高。一些部门官微阅读量为十几二十的文章也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这些部门的内容创新能力偏弱,语言文风偏刻板,较少运用图表图解、音视频、动漫等方式讲述本部门“故事”,相较于得分优秀的单位,在用创新传播的方式向公众传递信息以及线上政务服务方面还有一段距离,需继续努力。

800x1573_5f73d582daeb3.png

优势:更新勤奋,发布质量明显提升

去年测评时,信息更新量少,优质原创内容稀缺,成了不少部门官网、官微的“通病”,一些单位发布信息停留在转载上级新闻,发布本部门通知、动态、文件上,导致内容吸引力不足、传播力弱化,难以吸引和留住群众的目光。

今年再次测评时,情况明显改观,各政府部门在内容发布、质量上整体均进步明显。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为例,短短一个月的测评周期内,本地新闻栏目发布了26条消息,不仅全部系原创,而且内容质量高,将原本相对枯燥的环保倡议、部门活动、政策措施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加工,变成了一个个或生动可读、或贴近民生、服务性强的故事。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官微更是表现抢眼,每个工作日都有更新,一个月发布条数约90篇。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创作方面同样很用心,测评期间发布的《180°超靓美景!珠海双层观光巴士惊艳亮相,套票免费送!》《注意!珠海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有变!》等稿件得到粉丝的认可和互动。每一篇文章,从封面到内容都精心设计、编排,提升了公众号的整体观感。

文章分享功能普遍可用

好文章值得大家分享点赞,为此,绝大多数部分的官网都设置了社交分享功能。去年南都记者测评期间,不少官网尽管设置了微信社交分享功能,但通过扫码分享屡屡失败。另有一些官网设置了新浪微博、QQ、搜狐等多达40余款社交运用分享,但实际体验起来,绝大部分社交运用点击后页面卡顿、崩溃。

今年南都记者再次测试发现,40多款社交运用分享得到了简化,目前页面提供微信、新浪微博这两款主流社交应用分享。实际体验后发现,各部门的分享功能均能正常使用,未出现页面卡顿、崩溃的现象。

短板:官网互动有进步,官微互动仍是短板

官网、官微不仅是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的平台,更是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在测评中,南都记者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珠海各部门尤其是珠海市政府通过组织各政府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或是一把手访谈等,提高了政府部门与市民的互动频率。

比如珠海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审计局等多部门等今年均通过举行新闻发布会,或是媒体座谈等方式,主动对外发布该局重要工作,回应市民关切。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珠海市财政局、珠海市统计局在官网与群众互动方面同样进步明显,官网留言评测期间答复率达到100%,且大多在5天内答复。以珠海市财政局为例,测评期间2条咨询答复在2天内给予答复,还有显示联系咨询人答复。

但在“成绩”的背后,测评中也有部门官网“互动渠道”冷冷清清。比如珠海市司法局官网虽设置有“回音壁”,但在2个月的测评周期内没有显示一条网友咨询,最近的一条互动还停留在4月3日。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珠海市水务局官网上,“咨询回复”与“投诉回复”两个栏目最近的消息是2020年5月13日,内容分别为“珠海市湖泊湖长名录”和“道路地下排水管道非开挖紫外光固化修复造假”。

还有一些单位虽有不少咨询和投诉的回复,看似互动热络,但细看下来质量不高,很多回复千篇一律,均是“针对您反映的问题,可拨打电话进行咨询。感谢您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等诸如此类的回答,并未真正解答群众的提问,可谓非常“不走心”。

而在官微“互动交流”测评中,不少部门存在互动交流弱的问题,大多将官微作为信息发布的渠道,微信平台上较少与网友互动,甚至零互动。如何提升官微的互动能力,需要相关部门多引导、多思量,通过内容优化、创新传播、意见征集、及时回应热点等方式,持续增强官微与群众的粘性、将单方的传播升级为双向的沟通,将“冷冰冰”的官微变成群众信得过、关键时刻用得上的“贴心人”。

800x1402_5f73d584cbfcc.png

部分官微无“掌上办”成痛点

“数字政府”转型,关键是要让更多群众和企业通过“掌上办”“网上办”实现办事“零跑腿”,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政务服务的便民、利民的优势作用。

本期测评中,南都记者发现部门官网大多开通了网上办事的栏目,相关渠道畅通,很多部门该项测评能拿到满分,但在官微“掌上办”方面的表现却参差不齐:优秀的部门无论是官网还是官微,都能快速找到在线办理政务服务的入口,可办理事项种类多,操作便捷;表现稍差的部门虽然设置了跳转链接,但却无法办理政务服务。

其中,珠海市司法局在“掌上办”测评中表现优异,其官微菜单栏上不仅链接了粤省事、政务服务网,开通了办事指南,还根据移动端的特点,精心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将“纠纷调解”“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公证服务”“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集中在一起,让群众一目了然,并且提供“法律咨询”“智能问答”“企业法律风险评估”等线上服务,开辟了农民工法律服务专区、横琴新区法律服务专区,以及社区矫正等板块,功能丰富,操作便捷。对于市民而言,基本上与司法局相关的公共法律服务,通过一个界面就可以知晓,线上操作办理提供了多个入口。除了菜单栏,每篇推文也附带有小程序二维码,进一步丰富了群众通过手机进行“掌上办”的渠道。

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的官方微信“健康珠海”,在网上便民服务方面同样表现抢眼,不仅提供了“预约挂号”的服务,还上线“核酸检测预约及查询”平台,为许多需要过关到澳门的市民提供了便利。

不过,也有一些部门仅在官方微信菜单栏上设置了“粤省事”的跳转链接,本身有可网上办理的政务服务却没有搬到手机上。记者在测评“珠海交通”公众号时,虽设有便民利民的“办事指南”,但从电脑端与手机端打开多次,均未发现正常显示网页。

政策解读质量有待提升

在信息爆炸、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对本部门政策进行权威解读,避免重大决策信息在传播中失真、扭曲是政府官网、官微的重要使命。政策解读质量的高低好坏,某种程度上关乎政策实施的成效、群众的获得感。

在该项指标长达6个月的测评周期内,除珠海市财政局未在评测期更新政策解读外,其他部门都有政策解读,且不同于去年测评不少单位只是在政策解读栏目中转载省、国家相关政策类新闻,几乎都能立足本部门政策进行解读,较去年可谓进步明显。

但值得一提的是,部门之间政策解读的质量参差不齐。表现优秀的如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不仅政策解读清晰、内容丰富,还创造性地打造“社保微课堂”,善用视频等方式解读复杂的政策服务,提升公众的阅读体验,也让政策更加通俗易懂,更具传播力。本次测评周期该局推出的“【社保微课堂】(第十七期)社保“四办”服务来了,还不赶紧pick一下”就属此类。

珠海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同样表现突出,善于采用图解、问答等方式进行政策解读,简洁直观,仅9月就更新5条政策解读,该局也因此在该项测评中拿下了高分。

不过,更多的单位在政策解读上只有文字信息,缺乏创新传播,没有使用图表图解、动漫、音视频等方式,政策解读的质量仍有待提升。政策解读,要让群众喜闻乐见,不仅能看到,还要能听懂、用得上,这对政策解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策划:李平

统筹:杨亮

测评:杨亮 朱鹏景 袁平峰 王靖豪 李洁琼 见习记者 洪晓可

编辑:杨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珠海数字政务服务能量榜2.0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