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晚间,众信旅游(002707)公告称,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信旅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冯滨与阿里巴巴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以8.46元/股、总额3.8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向阿里转让其持有的众信旅游45,470,295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占众信旅游总股本的5%。股份转让价款将分为两期支付,转让后,冯滨的持股比例由29.25%降至24.25%,阿里持股5%,为其第三大股东。
众信旅游公告表示,阿里旅行(即飞猪)为众信旅游的关联方,双方同意将通过阿里旅行在科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品牌、系统管理方面的优势,结合众信旅游在产品、运营、采购、分销等方面的经验,相互提供合作资源支持以开展全面合作。
合作开线下门店,探索“旅游新零售”模式
公开信息显示,众信旅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旅游批发、旅游零售、整合营销、旅游目的地运营、旅游产业链服务等业务,2018年,众信旅游完成与竹园国旅原有两家大型出境游批发商的完全合并,成为国内领先的出境游运营商之一,提供覆盖全球的跟团游、定制游、自由行等旅游产品,华东和华北地区为其收入贡献的主力市场。
按照合作协议,在产品方面,众信旅游将给予阿里旅行包括但不限于平台分销、采购价格、结算、优先供应、独家代理等各方面政策的支持。在渠道方面,探索和推进“旅游线下新零售”商业模式,将在双方均同意的地区尝试开设试点门店,并依据门店的实施、成型及综合收益优先的原则确定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以及品牌联合。另外,将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升消费者旅游体验;为提高众信旅游线上支付水平及资金使用效率,阿里旅行会在采购支付、资金结算等方面提供系统方案支持。
据介绍,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便于更好地落实执行上述协议涉及的业务合作项目。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5亿元,众信旅游和阿里旅行分别持股45%和55%,主要从事旅游产品分销解决方案系统能力输出以及旅游产品分销平台业务。公告同时提到,“合资公司设立后可能存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等。”
据统计,众信旅游已在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设立了分子公司,并将渠道进一步下沉至三四线地市,拥有超过2000家代理客户及数万家合作经营网点,目前是各大线上线下零售旅行社的主要供应商。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众信旅游的境外业务贡献不断提升,自2017年启动“零售合伙人门店计划”重点项目以来,正逐步实现将“众信旅游”零售品牌拓展至全国,已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签约合伙门店超1000家。
众信业务重心转回国内游,旅游业抱团趋势明显
受今年疫情影响,各地旅行社和线下旅游门店受损严重。众信旅游的国内、出境旅游团组先后于1月停止发团,此后公司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截至上半年报告期内,跨省游、出境游尚未恢复,导致公司自2020年2月以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持续性的员工工资发放,加上房租、贷款利息等固定费用仍然发生,使得公司上半年发生经营亏损。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众信旅游营业收入12.17亿元,同比下降78.71%,出境游批发和零售占总收入近88%;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76亿元,同比下降260.12%。
依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最新信息,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业务,全国已复工复产旅行社为29694家,占全国现有旅行社总量的75.72%。
“受疫情影响,公司今年以国内游市场作为业务重心。”众信旅游在半年报中称,随着公司业务板块陆续复工复产,考虑到国内游市场需求已由价格导向的低质低价产品逐步向高品质的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变化,众信旅游组建了国内产品部门,对接境内各类资源,还将大力拓展国内批发和零售业务,充分发挥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协同作用。
另一方面,发力国内游,也是当下阿里巴巴在旅游方面的布局重点。南都近期报道,阿里飞猪总裁庄卓然在飞猪十一百亿补贴计划发布会上就分享称,当下的旅游行业仍面临旅游商品、服务、内容等“人货场”的重构,将围绕本地市场挖掘潜力、创新旅游产品,以加大对下沉市场的渗透。
疫情也加速了在线旅游平台与传统旅游业“抱团”。南都记者注意到,现阶段除了阿里与众信旅游在十一假期前“官宣联姻”,今年五一假期前,京东也宣布4.5亿入股凯撒旅业,围绕资源、投资、品牌及营销等方面进行合作,此后又在8月份与携程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享实时产品库存及价格,目前携程相关产品逐步相继上架京东“生活旅行”频道。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