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霞老公吃小龙虾后躺进ICU,医生:不一定是小龙虾的锅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0-10-12 20:34

近日,跳水运动员吴敏霞在社交平台通过视频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第一次签病危通知书的经历。在该视频中,吴敏霞丈夫张效诚称其或因吃了3斤小龙虾而患横纹肌溶解症,并因此人生第一次住进了ICU。

横纹肌溶解症或引起

心跳骤停而致死亡 

“横纹肌溶解症是由多种物理或非物理因素导致横纹肌大量破坏、崩解,引起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内成分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导致严重内环境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曹举潮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称。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刘璠娜表示,横纹肌溶解症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肌肉无力、疼痛和深色尿液,可引起全身无力、发热、心悸、恶心、呕吐,局部肌肉可出现疼痛、肿胀,严重的可出现少尿、无尿、高钾血症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甚至引起心跳骤停而导致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吴敏霞丈夫张效诚在介绍其病症时也强调,其尿液呈酱油色。曹举潮医生表示,尿液呈酱油色是因为横纹肌溶解后,肌红蛋白释放过多,最终从尿道排出所致,其称尿液呈可乐色、酱油色是横纹肌溶解症典型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发作

一定是小龙虾的锅吗?

曹举潮医生表示,其在临床上所遇到的横纹肌溶解症病人中,也有部分是在进食小龙虾后发病的,“即便有人进食小龙虾后患上横纹肌溶解症,但不一定就能证明是小龙虾导致其患上横纹肌溶解症”,曹举潮医生强调称,“在医学上,尚未有证据证明小龙虾体内有明显的毒素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在进食小龙虾后患上横纹肌溶解症呢?曹举潮医生表示,目前的医学研究暂时无法解答,但有说法称,这是小龙虾身体残留洗虾粉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也有说法称,这是小龙虾身体内重金属超标引起的,还有说法称,这是因为患者食用了存在的某种毒素的虾头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张效诚此次在食用小龙虾时也吃了虾头,在视频中,张效诚也劝诫大家勿食虾头。

实际上,不必纠结于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症的发作原因还很多,曹举潮医生介绍称使用降脂药物、长期饮酒、内分泌疾病、过度健身,均会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刘璠娜强调,其中运动和横纹肌溶解症之间的关联是明确的。值得注意的是,张效诚在到医院就诊前,也进行过健身运动。

运动明明是好事

怎么会导致横纹肌溶解呢?

“重复性的、机械性的蛙跳、深蹲、推举,所调动的肌肉群相对集中,当过于集中超过阈值时,也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出现。”刘璠娜医生通过对140例横纹肌溶解案例进行汇总后发现,超过一半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都和运动过量有关。

“在大运动量发生后,局部高强度训练造成的局部缺血,横纹肌细胞缺血缺氧,肌肉组织ATP 耗竭,大量乳酸堆积,当缺血肌肉再灌注时,肌细胞钠和钙离子超载等机制导致细胞肿胀,甚至细胞死亡,细胞完整性受到破坏”,刘璠娜医生表示,“之后内容物释放至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横纹肌溶解症就此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运动超量后细胞缺血缺氧带来的崩溃外,运动产生的热量也足以损害细胞。

“长时间运动时肌肉收缩过度,可致肌肉组织温度升高,尤其在潮湿炎热环境中因散热困难发热更明显,高热增加了能量的消耗”,刘璠娜医生称,体温每升高1 ℃,体内降解酶的活力可提高近10%,致使肌细胞损伤,肌膜完整性破坏,横纹肌溶解、坏死。因此过量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尤其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运动容易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运动要有方

切记过量运动

“我们建议平时加强锻炼,提高适应能力,不要突然做不停息的快速深蹲、俯卧撑,蛙跳等运动,平素运动较少、体质较弱的人在训练时间、强度等方面都要应循序渐进,加强适应性训练”,刘璠娜医生表示。 

在运动方法上,交叉训练也可以很好的避免横纹肌溶解。“比如做200个深蹲,做200个俯卧撑,再做200个仰卧起坐”,刘璠娜医生还补充称,另其建议“尽量避免在高温、炎热潮湿、阳光直射的天气和环境下进行大强度运动,及时散热,多喝水,充分补充电解质及维生素等”。

在预防横纹肌溶解症方面,曹举潮医生给出另一个建议。其建议使用降脂药物人群、长期饮酒人群、内分泌疾病人群、健身过度人群要注重提防横纹肌溶解症,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比如血脂高、心脏有问题人群,在药物选择上要慎重,长期饮酒人群要减少饮酒量,健身过度人群要调整健身方式方法。

曹举潮医生认为,如若不幸患上横纹肌溶解症,及早发现、及时就医很重要。“尿液呈可乐色、酱油色是横纹肌溶解症典型症状,如出现该症状,大家务必尽早到医院就医”,曹举潮医生强调称。


采写 南都记者王道斌 钱小莉 

通讯员 张灿城 朱健

编辑:钱小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