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事故如何处理?广州将出台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指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10-13 12:04

南都讯 记者夏嘉雯 通讯员 李志洁 近日,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围绕“提升中小学校园安防建设管理水平”展开协商。据广州市教育局透露,《广州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指引》现已征求意见,将给学校、家长等相关方处置校园安全事故的指引。此外,广州正着手制定市校园安全管理条例,争取两年后出台,让校园安全有法可依。

pic_849895

南都资料图。

建议对保安公司每年进行第三方评估

校园保安是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首要一环。目前,广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大约有13000多名保安,全市有六成以上的学校聘请了专业保安公司的保安。但不少保安存在着年龄偏大、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

市政协委员曾瑞滨指出,广州市的学校安保人员虽有从业规范,但在年龄、待遇、行业规范方面仍有改善空间。她建议,每年对保安公司进行第三方评估,符合标准的才能继续签约。市政协委员胡国胜则建议科学统筹分配财政经费,适当提高校园保安待遇,吸引年轻队伍加入。

市公安局内保支队支队长陈丽琳介绍,公安部门要求保安员必须持证上岗,未来将进一步明确保安公司的准入标准和校园保安的招入管理、培训等方面的要求。

针对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市教育局副局长华山鹰回应,广州目前规定学校保安员的工资须高于每个区的保安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要逐年增加。未来将加强对保安员的人文关怀,吸引保安人员长期从事该项工作,以增强学校的安防水平。

建议学校监控内容纳入公安监控系统

除了“人防”,保障校园安全少不了“技防”。陈丽琳表示,学校大门外一定区域的视频监控由公安机关负责建设,目前,广州市公安“雪亮工程”已完成全市校园“一键式紧急报警”与公安机关联网,全市3400所校园门前视频监控与公安联网。

“我建议由公安部门将学校监控系统都纳入到公安监控系统,切实加大安全监控力度。”曾瑞滨认为,校园监控应该做到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 

对此,陈丽琳回应称,接下来,公安部门将加强校园内视频系统的保障运维的工作建设,确保视频监看系统的完好率达到95%以上,视频的存储天数达到30天以上,并协同有条件的学校运用智能化视频技术,提升校园视频智能化建设。

华山鹰表示,市教育局也将提升校园尤其是边远地区学校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覆盖率和配置水平,同时,还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成效,不断提升校园安防水平。

广州将建过万平方的应急体验馆

“第一,缺乏高度的重视。第二,缺乏专业的指导。第三,缺乏专项资金。第四,我们缺乏常态下的应急演练。”身为南沙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认为,校园应急还存在不少短板。

市政协澳门委员郑杰钊介绍,澳门学校对应急教育非常重视,该工作已纳入到学校测评中,中小学课程教材中也有应急教育相关课程。在进行应急演练时,包括教育局、消防局等行政单位将一起观看演练,将意见反馈给学校。

华山鹰表示,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广州小学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演练,教育局每年组织开展学校安全演练季活动,以此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市应急局副局长詹少卿介绍,按照上级要求,应急教育目前已纳入校园普及教育。他透露,广州将建成广州应急体验馆。体验馆将包括14000平方米的实体馆、5G虚拟馆以及移动馆,将为学生提供情景式、互动式体验,提高学生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

处置校园安全事故纠纷将有专门指引

校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调解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校闹事件”。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建议创新调处机制,如成立独立的校园事故调查委员会,提供专业的调处方案。还可以引入让社会组织进入校园解决纠纷,帮助教育部门减负,让学校真正回到教书育人的本质。针对校园安全事故在追责和赔偿时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他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使校园安全有法可依。

郑杰钊也建议,当校园发生纠纷或重大危机事件,可通过中立角色,比如社工来协商解决,协商未果的就交由法律解决。

市司法局一级调研员李毅回应称,广州市正在考虑制定《广州市校园安全管理条例》,目前条例的立法工作已列入明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建议项目,争取两年内出台。在校园安全法律出台前,市教育局起草了《广州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指引》,目前正在征求意见,指引出台后将对校园安全事故如何处理做出明确指示。

华山鹰介绍,今年6月,广州校园安全纠纷引入人民调解机制,成立了“广州市中立校园安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校调委”),为校园矛盾纠纷的解决打通了新通道。此外,广州积极发挥保险化解学校安全风险各方面的作用,统筹购买了校方责任险和学校意外伤害事故险,最大限度的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编辑:夏嘉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