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官窑古驿,见证岭南发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0-10-14 15:13

“十里长街十里商,繁荣兴旺不寻常。” 

历史的魅力在于记录时光,而时光的意义在于见证传承。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自古以来,稻、桑、蔗、鱼相辅而生,农、工、商、牧、副、渔协调发展。清代,佛山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列称我国“四大名镇”;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为我国商业繁盛的天下四聚,是著名的陶瓷艺术之乡、武术之乡、成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佛山的文、武、商贸发展皆蜚声海内外。

而“先有官窑后有佛山,盖佛山东晋后始盛也” ,那些千年古道也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不断增强,其见证岭南发展历史地位与发展意义,成为年轻一代的关注的文化新焦点与新时尚。

WechatIMG4263.jpeg


400年生菜会 缘起于此

历史的传承,往往是以节日和祝福的形式,被这样不断继承下来,并传递下去的。

看醒狮、睇大戏、品斋宴、食生菜包、齐齐祈福祝愿 ...... 每年农历正月廿六, 狮山官窑都会有一个隆重的节日,热闹程度堪比春节,那就是狮山官窑生菜会。  

WechatIMG4264.jpeg


因为具有好意头,在广佛地区,不仅是长辈还是孩子,都喜欢这个节日带来的吉祥祝福。

源于明代的狮山镇官窑生菜会,如今已经“400岁”了。

生菜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同时也象征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在这个满载祝福的节日背后,狮山官窑的历史文化大幕也被徐徐展开。

42691602650762_.pic_hd.jpg


路通则财通百粤通衢

石刻记载这里:“百粤通衢”之称。

狮山官窑地处南海西北,上游有两支水,属西北江支流。北面芦苞涌,古称郁江(南 浦河)。西便是西南涌,在水闸未建之前,西北两江汇集一起直达广州,成为南粤沟通 中原北方的水路交通枢纽,水运相当发达。

路通则财通,历史以来官窑商贸繁荣,是南海的商贸重镇。 那时岭南一带学子、政府官员、富商巨贾,南来北往都必经此地。

除了水道发达造就一片繁荣,这里的儒商文化曾经影响着商业改革和创新,更具韵味的是官窑名字背后的千年辉煌与发展变迁。

WechatIMG4266.jpeg

十里长街  南粤大动脉

“官窑”,顾名思义,就是官办的窑。据说,旧址尚存有陶瓷残迹,官窑历史文物馆曾保存有古窑所烧制的陶瓷器皿,碟底刻有“官窑内造” 字样,由此推算官窑有 1100 多年历史。 

随着水道及陶瓷业的发展,官窑的商业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有经营杂货的店铺 300 余间、 茶楼 9 间、织布厂5 间、晒布场地 8 处。当时, 官窑街呈“一”字形东西走向,坐落在沿河之南堤基上,称之为“十里长街”。

十里长街由现在的驿园西路和驿园东路连接 起来,大概就是现在官窑街头到七甫的位置。这里是如今所谓的“南粤古驿道” 的重要部分,是古时物资、文书和人员来往的“大动脉”。

这一条条古道上,见证的不仅仅是岭南人居的生活日常与奋进拼搏,不仅是商贾往来与商贸繁华,更刻录着佛山古代商人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与慈善情怀,展示出佛山古代商人的营商与处世哲学。 

42681602650761_.pic.jpg

 

留住乡愁,传承未来

读懂历史不仅是为了留住乡愁和记忆,更是为了不断传承与更好的发展。

十里官窑古驿,见证着岭南发展,更为新时代、新机遇下的城市发展栽下了珍贵的“种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在岭南大地上核心的区位、得天独厚的水运体系、四通八达的路网,还有积极改革的创新的商业理念,儒商文化的企业精神,都厚植于狮山官窑这片土地,并不断向广佛延展。

有人为官窑写过这么一段话: “南北通衢”千年驿市车云船停, 曾留下不少桨声铃响。浪迹萍踪,当时胜水名山,风云万里,问谁能和盘托出?

时光一脉,文以汇之。在新时代,仍历久弥新。

10月17日,“南海狮山 千年官窑 我们在逸起暨海逸文汇轩项目发布会”邀你一起“穿越”历史,共筑美好未来。

42671602650760_.pic_hd.jpg



文:路漫漫

图片来源:狮山明德官窑

编辑:路漫漫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