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8时,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佛山市文联共同策划,佛山市艺术创作院联合市文联各协会组织编撰的《佛山韵律文学艺术丛书》(2019年卷)举行线上首发仪式。
据悉,经过将近一年的精心编辑,《佛山韵律文学艺术丛书》(2019年卷)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共收录了近千位创作者约1140件作品。该丛书每年出版一辑,2019年卷是第三辑,共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文艺评论、剧本、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八卷,主要收录省级以上发表、入选或获奖的作品,另有部分优秀作品经专家严格评审入选,力求全面、客观、深入反映佛山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对全市文艺创作起到了较好的鼓励和引导作用。
其中,小说卷收录中短篇小说14篇,小小说18篇;散文诗歌卷共收录散文作者22人,散文作品32篇,所选作品大都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文艺评论卷收录文章50篇,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四大类,征稿量和收录量均高于前两届。剧本卷共收录剧本12本,均为2019年度创作或修订、公开发表或公开排演的原创剧本。作者、演出单位或出品方主要为本土作者或本土院团。
美术卷、书法卷收录了多个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主题性展览作品。摄影卷从300多幅(组)摄影作品来稿中,选取了96位作者近200幅(组)的照片。民间工艺卷约有近百位艺术家参与,共收录作品190多件(组) 件,涵盖陶艺、剪纸、彩灯、玉雕、刺绣、狮头、漆艺、木雕、纸扑、纸编、藤编、纸艺画、香云纱、灰塑、铁艺、金缮、岩彩画等17个品种,展现出佛山民间工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据丛书主编、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夏金旺介绍,最新一辑有几个值得关注的亮点:一是征稿量和收录量均高于前两辑,且省级以上入选作品增多;二是创作队伍不断增强,以老带新,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梯队;三是创作题材广泛,面貌多样。
“在入选作品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扶贫攻坚、美好生活等国家重大主题创作不缺席,依然是占比较重的板块;本土题材和地域特点突出,许多作者对岭南古村、城市风貌、民俗风情等多有涉猎;而新生代有大量专业院校毕业生进入佛山文学影视、美术、民间工艺、文艺评论等领域,创作面貌呈现出多样性、当代性的特征和趋势。”夏金旺说。
近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经济强市和建设文化强市并举,统筹谋划与“经济佛山”相匹配的“文化佛山”,倾力打造一座人文与繁华并茂、精神与物质共享的文化导向型城市,2017年发布的“文化佛山”三年行动计划去年底圆满收官。
今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接着出台《佛山市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将实施新时代文艺发展繁荣工程列入重点任务之一,从艺术场馆建设、文艺创作组织、原创能力提升、文艺科技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也包括编制《佛山韵律文学艺术丛书》。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陈新文表示,这套书为历史留下珍贵的档案,通过这些文艺精品,让后人感知这个时代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感知这座城市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核。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观察、思考、工具、语言记录下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结晶”,构筑起一道能够穿越时空的桥梁,让昨天和今天的一瞬成为历史的坐标。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
编辑:关婉灵